注冊制作為資本市場證券發行的基礎性制度,在整個資本市場體系改革中發揮著“牛鼻子”作用。《利用資本市場:注冊制新機遇》通過對全面注冊制的解讀,通過表格、圖片分析的形式對中國資本市場實行注冊制的基礎制度、市場結構、市場功能、服務能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解讀,對于幫助地方政府及資本市場投資者建構一個完善、科學的注冊制體系起到了
本書運用新制度主義的視角,以對學術職業核心內涵的理解為價值基礎,將揭示大學教師發展中政府、高校和大學教師之間的角色關系作為研究制度創新的突破口。重點對如何確定三類主體的權力邊界,主體以何種方式介入大學教師發展場域,如何相互協作和協調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等問題進行研究。本書認為,大學教師發展制度創新的實質是通過調整、完善、
本書結集史正富教授自2008年至今,有關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研究的論文共計15篇。論文雖大多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第一財經》等主流媒體上發表過,但此次以一個主題的形式結集出版,能夠更為直觀和有連續性的理解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內在聯系。我國目前主流的經濟學家,包括許多馬克思主義傳統的政治經濟學家
本書是拉鐵摩爾夫婦基于多年在中國的考察、生活以及學術研究基礎寫出的作品,是一部獨具特色的簡明中國歷史著作。本書結合作者多年在中國邊疆的旅行經歷和學術成果,以及作者長期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關注,從中國邊疆重新書寫中國、從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通過國土與人民、現存最古老的文明、近代中國、近代世界中的中國四編十二章,詳今略古地敘述
《英國研究》由錢乘旦教授擔任顧問、陳曉律教授主編,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南京大學英國與英聯邦國家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書籍,匯集國內外專業學者,為推動國內外高校與科研機構的英國研究提供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英國研究》主要收錄關于英國政治、經濟、思想、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專題論文以及學術動態、學術書評、研究綜述等,是英國史學
本書首次通過系統性框架,為讀者了解政治行為體如何通過敘事在新環境中塑造秩序提供精彩解讀。為了解釋不斷變化的世界秩序,作者探討了行為體如何設計和形成特定的敘事,以及第三方如何來理解這些敘事并與其互動。本書圍繞國際關系中的主要概念,通過探究秩序、行為體、不確定性和競爭者四個主題,展現了戰略敘事影響權力溝通和交流的可能性與局
本書匯集了帕慕克在哈佛大學的諾頓講座文章。在這些文章里,作者討論了他作為小說家的創作歷程,小說虛構與真實的關系,小說對于讀者產生效果的方式等等這些話題。書名來自席勒對兩種不同文學風格--"天真的"和"感傷的"這一的經典區分。帕慕克在與席勒文學觀念的對話中得出他自己的結論:小說家既是天真的,也是感傷的,小說創作就是要在那
1849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逮捕,同年12月被判處死刑,臨刑時改判為四年苦役,然后充軍。他在獄中給哥哥和弟弟寫的信描繪了在獄中的生活,特別是最后一封,書寫了他處在死亡邊緣時的心理狀態。這些書信記錄了他對人類心靈極限的最初探測。即使在最為嚴酷的絕境,他也沒有失去寫作的強大意志,幾乎是憑借寫作支撐著全部的生存。 陀思妥
《英國研究》由南京大學陳曉律教授主編,全書下設英國思想與文化史研究、英國政治與經濟研究、英國法律史研究、英國環境史研究、英帝國史研究、經典文獻譯介等部分,充分呈現了國內外學者的積累與思考,拓展了英國史研究領域的深度和廣度,折射了學術演進的最新路徑。本書收錄相關學術論文十余篇,學者圍繞弗蘭西斯·培根的不列顛設想及其影響、
上海是魯迅一生最后階段生活、創作、奮斗的城市,也是魯迅精神最終凝成和充分展現之處。魯迅精神融入了上海的歷史記憶,浸潤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國勝先生從事魯迅思想研究多年,此次,劉國勝先生寫作《魯迅在上海(1927—1936):魯迅精神與上海城市品格》,從魯迅在上海十年間的生活、創作切入,解說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