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關注的重點是醫療場域的個人(患者、家屬和醫務人員等)對死亡的應對、醫療機構自身對臨終照護和安寧療護服務的設置考慮和障礙,以及社會對臨終照護與安寧療護的政策與制度安排。具體來看,本書試圖呈現下面三個層面的內容:了解個人(臨終病人、家屬和臨終照護專業人員)如何交流、經歷和應對臨終與死亡(工作體驗、照護體驗),及遇到的困
職業風險狀況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勞動力群體職業安全與健康總體狀況的顯性指標,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更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風險閾值”和“安全底線”。本報告從總體性指標、改善性指標和監督性指標三個維度測算中國職工職業風險與勞動保護狀況指數,并具體研判了生產安全事故風險、職業病風險、勞
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對技能人才生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書試圖回答以下三個問題:在數字變革的時代,如何有效地進行技能人才生態評價?技能人才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完善技能人才生態的路徑有哪些?為此,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3部分:首先,分析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技能人才生態現狀,包括技能人才數量和結構、產業升級、動態環
本書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知識背景和學科視域出發,以新時代中國大學生精神動力培育的理論、實踐和方法為研究對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在探究新時代中國大學生精神動力培育的本體性和時代性的基礎上,深入把握其現實性和規律性,進而總結出新時代中國大學生精神動力培育的特點、內容和方法,建構了研究新時代中國大學生精神動
蒙元時代人們追憶的開國歷史,呈現出以成吉思汗家族為核心的族群起源譜系。本書嘗試重構成吉思汗崛起背后的蒙古歷史,進而揭示上述歷史記憶被權力重塑的過程。
本書側重于從哲學層面論析“正義”,既梳理了古今中外哲學家、政治家等對正義探索的歷史,又嘗試從身份正義、分配正義、話語正義、分工正義、消費正義、生態正義等寬廣視角勾勒描繪正義的圖景。全書以馬克思正義思想為指導,借鑒西方正義觀的有益成分,聚焦中國場域下的現實問題進行探討。作者提出了構建特色正義話語、編制多維正義之網、培育正
本書專注于財務管理領域的基本原理和事實案例,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系統梳理了財務管理涉及的理論前沿、最新案例,并進行了深度分析和解讀,既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又形式靈活,運用大小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同時,本書提供了延伸閱讀、討論鏈接和課后習題,便于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應用相關理論知識。本書適
精神障礙康復需求與醫療資源匱乏形成的巨大張力,使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成為醫院治療之外被倚重的重要康復形式。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有助于減少社會“醫學化”,使精神康復更加重視“人”和“社會”的關懷。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能夠增加社區服務供給、提升社區服務效能,為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提供社區公共健康服務。同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也能促進政府健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一百年,是中國經濟從“大分流”之后的落后回到現代經濟增長路徑進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百年;也是中華民族走出歷史低谷,不斷前進的一百年;更是中華文明彰顯活力和韌性,對世界不斷做出貢獻的一百年。為更好地學習“四史”,更好地闡釋黨的百年經濟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舉辦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與實踐系列講座
該書關注在西交利物浦大學(簡稱“西浦”)就讀的中國學生群體的自我主導力發展問題。主要采用調查法、質性研究方法開展工作。首先,廓清西浦新生所經受的沉浸文化(家庭教養模式、基礎教育模式、社會文化等)中影響其自我主導力發展的因素及機制。然后,具體探究不同自我主導力發展水平的學生如何體會并處理植入文化與沉浸文化之間的張力,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