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公共政策研究重點是政策的本質”這一核心論點,探討了當代公共政策分析應用的最新研究路徑以及相關研究路徑的應用范圍。全書共分10章,第一章介紹了本書的框架與分析概念,第十章總結并展望了公共政策未來的研究路徑,其余八章分別探討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倡導聯盟框架、公共政策的話語方法、制度主義、IAD框架、間斷平衡理論、公共
本書以大歷史、長時段的學術眼光,比較系統地梳理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對西力東漸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思想碰撞與文化沖突、融合的發展歷程,最終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并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和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通過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
本書試圖從整體高度分析一百多年來美國在不同國際條件、不同實力對比背景、不同國內政治氛圍、不同決策機制下的軍事戰略演變。作者力求把握國際關系、戰爭戰略、軍事變革三大領域的內在聯系,探索美國外交、國際危機應對、對外戰爭行為的規律。本書指出,美國在危機、戰爭時期的決策,有時表現得理性、堅定,有時卻相當輕率、魯莽;美國歷屆領導
本書為《新視角讀“二十六史”》叢書之一種,作者在研讀《史記》的基礎上,站在新的立場和角度,通過簡明生動的語言和曲折的情節講述史記故事。對一些流傳不夠完整的故事,根據史料記載,增添了新的內容。書中一篇篇簡明扼要的故事,既獨立成章,又相互連貫、脈絡清晰,能引導讀者快速了解歷史進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該書語言簡練,通俗易懂
李宗侗治學,上探古史,下及近代,對中國古代史、晚清史、史學史等均有專門研究,成一家之言。本書收錄作者論史文章30篇,選自作者幾部代表性著作。全書由三個部分和附錄組成。第一部分,“中國史學起源”收錄作者論述中國史學源流的論文12篇;第二部分,“史家與史官”收錄作者論述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史學著作的文章10篇;第三部分,“歷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本書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為題,站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回顧和總結第一個百年目標實踐進程和理論成果,展望
本書以制造業平臺企業嵌入多層次組織網絡為研究點,從平臺網絡、集群網絡、外部網絡三個層面討論了集群創業在不同層面。上的創業行為、創業過程、影響因素及其協同演化規律,在此基礎上以典型案例為剖面,腹雜網絡多層線性分析方法,構建多層次組織網絡下的集群創業仿真模型,提出相應的網絡優化治理對策,為激活微觀主體創業活動、促進產業可持
本書作者用全景敘事的寫法,以扎實的文獻史料為根基,多場景、多角度地展現了1945年8月15日到9月3日前后,隱藏在世界反法西斯宏大敘事中諸多鮮為人知的事件。既有戰勝日本法西斯之后的勝利者心態,同時也記錄了日本天皇、戰犯及日本普通民眾在“勝利日”這一天的活動,更是提出了勝利日的反思——日本的罪與罰,對天皇的戰爭責任,日本
全書聚焦于1921-1944年周建人擔任商務印書館的二十余年編輯生涯,以地緣、血緣、業緣為紐帶,通過“幫同編輯”《婦女雜志》、主編《自然界》等,寫下大量文章、著作以及編輯一系列不同學段的自然課教材,從僅有小學堂學歷的紹興喬峰迅速成長為名噪一時的“婦女問題專家”“植物學家”和“科普作家”,在婦女教育、科學中國化、新式自然
本書是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基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觀指導下,從民生保障的基本問題出發,對我國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后的農村基本民生保障問題做進一步研究和闡述的學術結合理論政策延伸服務的研究成果,對于我國目前銜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極強的理論指導意義。本書是從中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與政策支持層面上開展系統研究和理論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