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風險狀況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勞動力群體職業安全與健康總體狀況的顯性指標,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更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風險閾值”和“安全底線”。本報告從總體性指標、改善性指標和監督性指標三個維度測算中國職工職業風險與勞動保護狀況指數,并具體研判了生產安全事故風險、職業病風險、勞動關系風險等方面的基本狀況,同時結合對典型行業、典型群體、典型案例的深度調查研究,客觀地反映了當前中國職工職業風險的整體狀況和發展趨勢。本書作為職業風險研究的學術專著和智
化學物質具有種類多、使用范圍廣、危害多樣的特點,《常見化學毒物職業危害防護指南》所列化學物質包含我國職業健康《高毒物品目錄》(2003年)涵蓋的全部 54種和其他專家遴選增加的 49種,是借鑒國際經驗、參考國內外**研究成果和指南標準加以補充,并結合數十年實踐經驗的成果,旨在促進實用、可及的化學性職業危害防控策略應用,使全社會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本指南針對各種化學物質的不同使用人群和地點,提供了不同側重點的信息卡、告知卡和應急救援卡,三種卡能夠獨立使用,也能夠相互補充,并可作為不同標準更新的
棉紡織工業工人面臨的最主要的職業病危害是棉塵造成的急慢性肺功能改變,這些改變往往發展緩慢但對健康危害極大。本研究在對447名棉紡織工人進行25年的跟蹤研究后發現內毒素暴露與工人肺功能改變之間存在5~10年的滯后效應,在工人徹底停止接觸棉塵(暴露停止)后,棉塵對其肺功能仍有影響,暴露停止的時間與工人肺活量改變呈二次曲線關系,但肺功能下降速度會越來越慢,棉紡織工人急性呼吸系統癥狀的發病與近5年內的內毒素暴露有更大關系,棉紡織工人在內毒素暴露過程中存在健康工人效應。嘗試了將改進的邊緣結構方程
《職業衛生》共分十章,內容包括職業衛生與職業危害概述;職業性接觸毒物的危害與防治;生產性粉塵的危害與防治;高溫、灼傷的危害與防護;噪聲的危害與防治;輻射的危害與防護;個體防護;職業衛生管理;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測定技術。本教材的特點是突出職業危害的基本知識、防治與防護技術,以及管理要求,將職業病危害與防護技術的工程內容結合起來并引入案例,有利于讀者認識職業危害和掌握防治措施。教材內容全面,實用性突出。本教材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安全類專業和其他涉及職業危害的專業的教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