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在書中總結了生態社會主義正義觀的主要內容和方法論基礎,以及生態社會主義解決生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并從生態社會主義正義觀的邏輯基點、生態社會主義對正義危機的根源分析、生態社會主義對實現正義的路徑探討、生態社會主義正義觀述評等多角度分析論述了生態社會主義。
本書通過對相關案例的研究和論證, 提出了多元社會中實現民主的具體方案--協和民主, 并列出了協和民主的具體設置: 大聯盟、區塊自治、比例代表制、少數派的否決。這一結論不僅顛覆了政治學上的一個傳統觀念, 即只有在同質性社會才能建立和維持民主, 同時他還證明了異質性社會實現民主的可能性和關鍵, 即不應執著于多數民主, 而是相關區塊的領袖都能以某種合作的方式進入政府或組建政府--即所謂的“大聯盟”, 以實現權力分享。多年過去, 該中文版已經售罄, 故此次第3版在第2版的基礎上加以修正推出。<
羅爾斯所著《正義論》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著作。本書以其英文文本為依據,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追溯正義論議題與西方哲學、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的思想聯系,對每個術語、語句、段落和章節給出準確詮釋,對有疑問的文本進行逐段、逐句甚至逐字的核實、對比、詮釋和評析,揭示各詮釋與批評的得失,尤其是疏漏和疑點,對關鍵術語和原則做出新解讀,呈現公平正義觀與效用正義觀、直覺正義觀、至善正義觀的異同,解釋羅爾斯與哈特、伯林、哈耶克、諾齊克、哈貝馬斯、德沃金、森、柯亨等人圍繞正義理論不同論題展開的爭議
本書從全球角度系統地介紹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背景、基礎理論、政策發展動態、實踐典范以及開放效果等內容,并對如何穩步提升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給出了建議。全書以探索全球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時代背景開篇,并對學術界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歸納整理了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在此基礎上,用三篇回答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研究中的三個重要問題: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的發展歷程如何?全球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有什么典型實踐經驗?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成效如何?本書圍繞這些問題,逐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與闡述,其目的是使
為什么下班越來越晚,和親朋好友歡聚的時間越來越少?為什么整日繁忙奔波,可負債卻不減反增?為什么呼吸的空氣、入口的食物越來越糟糕,對此我們卻無能為力?……南希·弗雷澤在這本書中揭示了這一切的原因:這顆星球正在被逐漸摧毀,原因無他,只因我們陷入了食人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像一條貪婪的銜尾蛇,它正在吞噬我們的社會,資產階級就像食人族,以啃食我們的同類為生。在本書中,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南希&middo
本選題以基本權利案件階層審查框架為導向,體系性地介紹了《德國基本法》所列的基本權利和歐洲法上的基本權利,附有各種圖表和案例寫作提示,用語簡明、條理清晰、內容翔實。 選題中大量引用了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經典判例,全面展現了基本權利保護的范圍、層次和邊界,是基本權利教義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是關于基本權利的德國案例教材,它立足于《德國基本法》,緊緊圍繞聯邦憲法法院的判決和相關的學術討論,以考試為導向的方式將每個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逐一展示在讀者面前。因此,它不僅適于初學者把握整體框架,而且也有助于
本書是大衛.哈維從新馬克思主義視角觀察當今世界的最新理論著作。大衛·哈維,世界知名的新馬克思主義代表性學者,劍橋大學博士,現為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院杰出教授。本書英文版于2020年10月出版發行。 在書中,作者用極富理性和前瞻性的視角分別對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多層面進行解剖,將刷新人們對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的理解通過對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全球化、環境、技術和社會運動的討論,作者也構想了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下,人們可能采取的解決方案。
奧古斯特·倍倍爾(18401913)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主要領袖和創始人之一,也是德國工人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動家。倍倍爾的一生,經歷了德國工人運動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從興起到發展壯大的整個歷史時期,即社會主義思想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至后來社會主義工人政黨的建立和發展時期。本書主要從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議會斗爭、婦女解放、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等方面闡釋了倍倍爾的社會主義思想。他的這些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繼承,又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本書是20世紀最杰出的后殖民主義批判先驅、精神科醫師和作家弗朗茨·法農的代表作, 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本書深刻剖析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精神與心理, 描繪了殖民主義對有色人種的精神“奴役”。在白人的話語霸權下, 黑人被認為是愚昧的、落后的, 白人才是文明人。法農以生活在原法屬海外省的安的列斯群島的黑人為例, 描述了黑人是如何在殖民主義中失去自身的主體性和身份, 并完全向白人世界臣服的。安的列斯人在法律意義上是法國公民, 作為有色人種, 他們在面對白人時始終存在一種自卑感, 他們在潛意識中
本書系公共行政學入門教科書,對公共行政學的基本內容進行了全面、系統而又有一定深度的介紹和闡述,是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公共管理類專業及眾多其它文科專業(比如社會學、社會工作)公共行政學必修課程的教材。首先,嘗試建構以行政職能為中心的公共行政學體系。其次,既闡述公共行政學的基本學理,同時突出中國公共行政的實踐特色。第三,在內容、觀點方面完全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四,每章都附有與正文內容息息相關的延伸閱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