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普及讀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共產黨通過理論創新,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劃分出的一個階段,具體指1956年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直到社會主義高級階段之間的一整個歷史時期。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我們黨指導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共產黨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論斷,并提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意味著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又劃分出了一個新階段。這是繼創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本書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統一,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與即將出版的“四史”學習讀本對標對表,系統呈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史上的重大事件。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恢復了經濟增長。本書圍繞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中國之治展開分析,主要包括三部分:(1)新冠肺炎疫情的政治沖擊,包括對治理體系、全球治理等的影響;回應了為什么不同的治理體系對疫情的反應策略會導致效果差異,為什么全球治理陷入困境和國家治理回歸等問題。(2)中國之治的要素、內涵和中國方案的具體實踐,包括
本書闡釋了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在近代轉向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和具體過程。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萌發于周公制禮作樂,隨著百家爭鳴而豐富發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深刻變革,觸發近代中國社會的轉型及其深處的核心價值觀轉型。仁人志士進行了洋務運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的探索,由于階級的局限性和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而失敗,但同時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開辟了歷史道路,馬克思主義及其價值觀既符合近代中國追求解放獨立的價值需求,又具有一套科學先進的思想理論體系,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最終明確轉向馬克思主義價值觀。
本書分為“憶往昔崢嶸歲月”“雄關漫道真如鐵”“成如容易卻艱辛”“歷盡天華成此景”“長風破浪會有時”等五章, 圍繞“中國夢”這一主題, 回答了中國夢是從哪里來的, 中國人民是怎樣完成獨立解放夢的, 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是如何實現現代化建設自強夢的, 為什么說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富強夢, 為什么說新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國夢等一系列問題, 引導國際社會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辛探索最終選擇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開辟出來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如何孕育、演化的?它包括哪些構成要素?它有哪些特色和優勢?它對國內國際產生了哪些深刻影響?本書對這些問題都作了詳盡的解讀。“
本書分為5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什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什么說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中國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道路與世界之問"叢書,聚焦國際社會關于"中國道路"關切的一系列問題,將其整合為六大主題并逐一加以回答,包括"中國是怎樣一路走來的""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的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怎樣的道路""中國夢是怎樣的夢想""中國式民主是怎樣的民主""中國現在在怎樣的時代"。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是全人類共同秉持的價值,更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中國式民主是怎樣形成的?它與西方式民主有哪些區別?它
本書帶我們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更好地了解中國走過的路,詳盡解答這些問題。內容包括:王朝嬗變——東方文明古國的成長之路、黎明徘徊——近代中國的黑暗與屈辱、英雄贊歌——爭取自由與解放的斗爭鴉片戰爭、涅槃重生——新中國的成立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改革開放——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重鑄夢想——邁向民族復興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本書收錄了新時代以來艾思林教授的19篇訪談,內容涉及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論問題。作者以深厚的理論和實踐經驗,解讀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等重大問題。全書闡述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優勢和實踐路徑,并具體對通過三次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等議題進行了精彩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