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光速、有個男人在唱歌、悔過書、異鄉人幾部分,內容包括:光速;鳥;螞蟻;飛起來;苦命人;舊事物;下山;極樂鳥;合葬;絕望之愛;向生而死;在洪山橋頭;康德的一天;兩張照片;秋葉帖等。
本書追求“當代氣象,多元風格,純粹品質”,主要收錄了2023年第一季度漢語新詩的優秀之作、具有創見性的評論隨筆,以及譯介到國內的優秀外國詩人詩作。本書收錄了劉川、隆鶯舞、華姿、彌賽亞、傷水、王單單、商略、周魚、李琬等詩人的新作,在風格上兼收并蓄,視野開闊,多角度地展現了當下詩歌創作與批評理論的創作實績。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湖邊》《流水》《九曲》《風動時》《彈流水》《所見》《戲中人》《寫字》《喜馬拉雅山》《呼喚》《白鷺》《以我之力》《非洲鼓》《黑白之間》《雨中白鷺》《比零更小的……》《歸去來兮》等。
本書共分為三輯,分別是第一輯“躲在歲月背后”、第二輯“湖海山川,可以群”和第三輯“愛,竭我所能”三輯:第一輯主要寫時間以及時間在事物身上的流逝;第二輯主要寫作者與自然及其律令的對峙與和解;第三輯主要表達詩人對“愛”的領悟和實踐。主要內容包括:《時間》《時間郵局》《現在》《喧嘩和騷動》等。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潛水》《少數人》《綻放》《鐘油坊火車站》《南京、成都》《海灘上的沙粒》《現在我真的相信》《淹沒》《在水上跳房子的孩子》《不可解釋的靜物》《哪只手先將門推開》《這一天我不斷遇到余地》等。
本書內容包括:替母親斷想;幻覺;過客;蟬聲;漫長夏季;搖籃曲;美好下午;遺囑;水:語言;深刻的晚餐;魯山:一九二八年夜驚;魯山八景之一:古琴臺;森林之火;一種溫度;雜說;地毯;解說;次出門的遭遇;風;三件東西;云且留住等。
本書是第七屆銅鈴山杯全國詩歌大賽作品的一個精選集,是國內詩人為浙江文成而寫的優秀詩歌合集,收錄了全國各地70余位詩人的詩作200余首。本書入選詩人陣容強大,覆蓋面廣,他們來自陜西、安徽、河北、山西、浙江、福建等地,其中有90后年輕一代的詩人,如謝健健、劉谷雨等,也有60后、70后較為成熟一些的詩人,如黑馬、葛筱強等。所選詩歌語言優美,多層次地展示了文成的美景和風土人情。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找斑鳩》《伐木者》《野鴨》《修剪》《山頂上的春天總是比別處短一些》《南風嶺上的樹》《墓園里的泥土和別處的泥土是一樣的》《跳羚》《回家的路》《玻璃》《橘子在曲阜火車站的一種吃法》等。
本書集錄作者近幾十年的詩歌作品,主要有紀游、紀學、紀事、贈答、懷人、雜詩諸作,另有若干小詞。作者祖籍桐城,家傳詩學,在學術研究之余,喜事吟詠,其所做詩充發揮詩歌書寫日常,吟詠情性的功能,淵懿典雅,有稗詩教,尤其“紀學”詩品學論文最見學人特色,“贈答”“懷人”諸詩對象亦多為學界中人,或追慕先賢,或同輩往來,或勉勵后學,暢敘詩歌之情,頗得學問之樂,是一部較有代表性的學人詩集。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詩歌、散文二百多首( 篇),按內容分為“家國情懷”“嘔歌時代”“故鄉情深”“絲路勝跡”“英雄贊歌”“春華秋實”“自由放歌”“韶華有我”八章。作者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化為一字一句,以獨特的視角,通過對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人民追求新生活的禮贊,以及對家鄉人文勝跡、歷史人物、時令節序、詩意生活的記錄與贊頌,將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傳達給讀者,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