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對《論語》的解讀和闡述,全書分為三講,主要圍繞“什么是君子”“君子人格的特征”“君子人格的養成”來闡述。作者遵循孔子的思想軌跡去領略君子人格的構建,將深奧的道理貫穿在古人的平凡生活中,舉例豐富,
本書試圖在文明全景中深度解讀“四書”。文明全景視野包含兩個基本面:一是從世界文明的進程來審視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二是從神圣文明與世俗文明的整體來把握每一次時代變遷的特點。據此,本書聚焦于三個時代語境的互動:先秦語境、宋代語境和現代語境之間的差異及其在轉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作者力圖在文明全景中打通古今語境,與經典對話,實現與古圣先賢的傾心交談,由現代的處境體會他們的選擇的深層用心,并從他們的視角透視我們的處境的深刻意蘊。
本書稿從啟蒙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三字經》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及當代價值。全書共五講,先從啟蒙教育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重要性講起,引入《三字經》在古代啟蒙教育中的地位,闡述《三字經》如何通過極簡練的語言講
《從〈大學〉看修身之道》依循《大學》“三綱領”“八條目”的論述思路,系統闡述了修身的內在意涵、方式方法、進程步驟以及當代意義。作者借用《說文解字》的相關字詞解析,注重從“字”的角度引申敷衍,對《大學》所述
《中庸》是“四書”中頗具理論深度的著作,對孔子的“中庸之道”作了深刻、系統、透徹的學理闡述。本書分為四講,從《中庸》的內容梗概、“中庸”的內涵、“中庸”的道德情操和準則、“中庸”的處世方式幾方面,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最權威、最著名的一部思想經典,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被稱為“群經之首”。它是儒、道、墨、法、兵等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來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诖,本書選取“乾、坤”“比、離”“履、謙”“夬、革”“臨、節”十個卦,每兩卦一組,分五講,深刻闡釋卦義,引經據典,援引實例,說理通俗易懂,論述了中國自古以來怎么從《易經》里汲取為官智慧。
¥23.40¥39折扣:6.00折 當前庫存:1
本書亦據此分為三編: 第一編以修身為中心, 涉及立志、懷德、格致、存養、克治、警戒六個主題; 第二編以事功為中心, 分為義利、群己、出處、治法、政事、天下六個主題。第三編以成人之境界為中心, 分為君子、圣人兩個主題。本書選編了儒家思想關于經濟行為價值觀的原典、經典論述, 并做了相應解釋, 以儒學經典以及對古代儒商精神形成的歷史發展脈絡等研究作為底色, 描繪出中國傳統儒商精神的特征、實質, 這種中國版MBA式的商業倫理讀本, 既是中國的, 又是世界的, 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本書作者李鏡池先生是中國現代易學研究專家,是古史辨派的重要學者。本書稿是作者對易學的研究和普及的經典著作,內容涉及周易的名義和著作年代,周易的內容的闡釋,周易的文學和文字訓詁問題,周易的經傳問題,以及對周易卦爻辭的舉例解釋。
本書將建構社會儒學作為儒學重建的應有之義,從社會儒學的基本內涵、本質規定、主要內容、重大意義和方法路徑等幾大方面,系統闡述“多元一體的社會儒學”思想體系,對儒學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進行了全新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