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對大腦活動是如何控制行為的,以及神經回路是如何權衡各種選擇并啟動行動的機制,了解得越來越多。隨著我們對決策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人得出結論:主體性(或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大量與此相反的證據,認為我們并不僅僅是對物理力量做出反應的機械體,而且是有目的行動的主體。
李宗侗治學,上探古史,下及近代,對中國古代史、晚清史、史學史等均有專門研究,成一家之言。本書收錄作者論史文章30篇,選自作者幾部代表性著作。全書由三個部分和附錄組成。第一部分,“中國史學起源”收錄作者論述中國史學源流的論文12篇;第二部分,“史家與史官”收錄作者論述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史學著作的文章10篇;第三部分,“歷史的剖面”收錄作者就某一個專門問題撰寫的文章8篇,從具體的側面反應李宗侗的史學觀點。附錄包括李宗侗著述目錄。
本書稿是《“六觀”中國式現代化叢書》之一部。本叢書以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各個領域的現代化建設為主要研究對象,系統研究和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及其偉大實踐,講清楚、說明白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先進之處、符合中國國情之處、代表人類文明發展方向之處。 本卷主題是對“歷史觀”理論、定義、范疇等問題的討論。重點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說明了中國式現代化歷史觀的理論基礎,強調了必須堅持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展望和探討了如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
近代中國學術引入西方分科體制以來,中國歷史學的學科建設、學術研究、話語表達等持續受到關注。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逐步探索中國歷史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取得極大建設成就,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歷史觀。本書重點選取新時代中國歷史學“三大體系”建設的主要成果,分為歷史理論、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中國邊疆學、世界史這六編,既回顧中國歷史學“三大體系”建設的歷程和成就,也總結其經驗和方法,更思
為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成立五周年,匯報本所學人五年來在歷史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特組織編輯此論文集。 論文集分 “唯物史觀與馬克思主義史學”“歷史理論概念與史學理論研究”“歷史思潮與學術爭鳴”“史學傳承發展與學術轉型”“史學視域下的國家治理研究”五個部分,特精選本所同仁的代表性學術論文59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所同仁五年來的學術研究與學術轉向。我們也希望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積極關注重大歷史理論與現實問題,關注歷史理論學術前沿與學科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理論研究“三大體系”
本書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學術集刊。《北大史學》前已按照一年一期的速度,出版了20輯,自第21輯開始,《北大史學》已經改為“專號”和其他文章相結合的方式。本輯為第26輯“海上絲綢之路與跨國史”專號。內容分為“專題研究”和“學術評論”兩個部分。專題研究收錄論文9篇、書評1篇,部分文章篇幅較長,大部分文章均是一對某個事例或人物的具體考證為切入點,以小見大。這些論文討論了8世紀東亞的書籍流動和知識往來、明代學術筆記在日本江戶時代的傳播、出版及接受過程、17世紀東亞“返禮學”思潮、明清朝鮮燕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所原副所長、榮譽學部委員陳啟能學術研究的論文集結。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面較廣。對當代國內外史學的發展全面且有重點地進行了深入的評述和研究,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收錄文章20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歷史學研究的理論發展和改革進行闡釋;第二部分收錄15篇,對莫爾、康帕內拉以及年鑒學派等西方知名歷史學者和學派的思想進行透視,對第二次時間大戰后西方社會歷史學的發展以及在“后現代主義”等思潮沖擊之下西方社會當代歷史學研究發展的趨勢作出了判
數字史學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它利用數字技術和計算機方法進行歷史學研究。作為一項全球性的事業,它邀請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共同參與,為探索、理解和展現過去提供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式。 本書提供了對數字史學簡明扼要的介紹。從討論歷史數字化研究的起源開始,作者探討了歷史如何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問題,隨后介紹了數字史學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包括數據庫和檔案、跨學科和公眾參與等。此外,作者概述了大數據研究方法及存在問題——無論是涉及文本資料的,還是涉及視覺資料的,并給予原生數字化時代以特別關注。
本書對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二戰以來,國家的發展道路進行總結分析,發現其規律和必備要素,如第一,具有建制性能力的國家;第二,易于流動的社會結構;第三,與當時的技術浪潮相適應的高質量經濟活動,第四,具有修復和保障上述三者持續存在的制度體系。這四個要素構成一個系統性的結構,對于國家的交替興衰起到了決定性的力量。對于一個成功的國家而言,無論其起點和路徑有何差異,其發展過程在以下特征上都是相同的:國家有能力保障最低限度的政治秩序,完成對經濟發展所必須的激勵、動員和目標設定,達到推動政治-經濟-社
本書時間軸跨越了300多萬年,將史前人類、文明的誕生、古代文明和人類的發展與發明創造,以及重要的歷史事件等等,依次展現了各個階段人類的主要發展歷程與世界格局的變化,讓人類歷史的過程一目了然地呈現在孩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