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入門》是在考茨基《馬克思的經濟學說》一書基礎上,由日本學者石川準十郎補充完善而得,共五編十章。考茨基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很早已被引進中國,最早由戴季陶、胡漢明翻譯,并以《資本論解說》書名為中國讀者所熟知,本書對大眾了解資本論提供了有益的幫助。考茨基作為馬克思的最初追隨者,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方面,作了許多貢獻。本書對于全面系統理解《資本論》的全三卷內容,也即完整理解馬克思資本論相關思想體系具有重要價值。
總結“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基本經驗,探索“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規(guī)律,提出推動“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創(chuàng)新的對策方案,形成立體全時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機制和傳播機制,構建“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創(chuàng)新體系,形成集“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內容與形式、主體與客體、原則與方法、平臺與載體、路徑與機制的系統研究。成果的內容包括導論、九章和結束語。
本書屬于北京社科青年學者文庫,全書共分為7章,深入闡釋和分析了馬克思與斯密價值理論的根本特征及其理論實質的差異,認為其突出體現在兩者關于商品價值論、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剩余價值的分割等方面的理解上。全書共分為7章,對斯密與馬克思價值理論從哲學基礎、價值生產和價值規(guī)定理論、價值再生產理論、價值分割和價值分配理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并對馬克思價值理論變革的當代啟示進行了分析。本書的出版對于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質,回應當代西方經濟理論對馬克思價值理論的誤讀,從而激發(fā)勞動價值論的當代活
本書基于歷史-理論-辯論三層邏輯,將馬克思零散于各著作、信件、文件等的法治認識與見解聯結起來,形成了系統的、完善的馬克思法治思想,尤其辯論邏輯對馬克思法治的整體性、核心要義、發(fā)展走向、價值歸宿等相關爭論議題予以正面回應,在理論邏輯既批判又建構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法治思想的內容構成和基本觀點。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本書對馬克思法治思想的研究既關注法又側重治,重點探索法的國家治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法治的運行、法治的價值導向等治的問題,在方法上實現了批判與建構、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統一。對馬克思
馬克思深入現實生活過程,深刻領悟人的感性活動的存在論意義,把人的感性活動表述為實踐,揭示現代生活境遇中社會歷史創(chuàng)造性占優(yōu)勢的實情,在此基礎上發(fā)動了以歷史為原則的存在論革命,終結了近代形而上學以概念演繹為動力機制的知識論進路,讓歷史性突破意識“內在性”原則的思辨困局,在解答現代社會現實問題中彰顯歷史性的建構性質,在歷史性原則高度提升并豐富存在論,開掘存在論鏈接社會現實的新境域,為人類克服現代性弊病鑄就切實可行的精神向導和文化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歷史的思想。”這表明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已經從學術話語上升到政治話語的高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出場標志著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達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新時代中國不斷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面向當今“一體化的世界”及其在百年大變局中持續(xù)演化的諸多矛盾,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堅持、實踐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本研究以《文本與時代: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研
本書通過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科學性、革命性、主體性、藝術性的本質規(guī)定性及支撐這些本質規(guī)定性的唯物史觀、唯物辯證法、科學主義、革命話語、階級觀念、意識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藝術人學、現實主義八大關鍵性范疇的梳理與論述,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fā)生和確立的過程、內容和結果進行了系統研究及歷史闡釋。
科學社會主義無論是作為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還是狹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即作為馬克思主義實現人類解放的現實路徑的科學理論,都不是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僅僅研究當時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而創(chuàng)建的理論。本書打破了僅僅從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的維度來闡釋科學社會主義的傳統研究模式,在馬克思恩格斯的三大批判哲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空想社會主義批判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中回溯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的深刻意涵,在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的同時,能夠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歷史意義,從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
本書以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為總問題背景,以其政治經濟學批判為主軸,遵循《資本論》三卷通行本及其相關“手稿”的敘事邏輯,具體深入地探討資本批判與人類解放這一重大主題。全書圍繞并緊扣《資本論》,從對資本邏輯的自否性及其導致的危機之討論,轉入對人類如何意識到自身解放條件,并從而成為社會的真正主體之討論;通過對“剝削”“無產階級”等重點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性理解,對現代西方左翼“重新界定革命主體”“去階級化”等難點問題進行批判性反思,論證了資本的特殊運動規(guī)律孕育著資本揚棄自身的解放意蘊,后者具有思想的普
本書將先后分批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等)逐段進行義釋和解讀。衷心希望本套叢書可以幫助讀者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筑牢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功底,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在扎實徹底的理論基礎之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更奮發(fā)的姿態(tài),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中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 本書主要是對《哥達綱領批判》逐段進行義釋和解讀。讓我們回歸文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