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自主研創的國家標準《人文社會科學智庫評價指標體系》(GB/T 40106-2021)和“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指標體系(2021)”,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翔實的智庫調查數據和特色案例研究,回顧了“十三五”時期中國智庫建設的發展情況,客觀呈現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智庫的共性與差異,深入剖析在智庫功能發揮和內部治理創新方面取得的經驗與存在的問題,展望“十四五”時期中國智庫的研究重點和發展規劃,從多方位全過程提供研究支撐和對策建議,引導中國
在本書出版之前的40年過程咨詢實踐中,沙因積累了處理各類協助情境的經驗,對協助關系和過程形成了許多新的觀點。過程咨詢是一個應用于組織環境中的咨詢理論模型,更是一種通用理念和工具方法論。
在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場景中,朋友、配偶、孩子、普通同事、領導、下屬甚至陌生人都需要幫助。一旦我們意識到自身需要幫助或者我們被明確地請求給予幫助時,就會涉及過程咨詢的理念。然而,提供幫助并不簡單。讓一個人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很難,提供幫助時讓人愿意接受同樣很難。
本書主要聚焦于過
本書是沙因經典的過程咨詢三部曲的開創之作,是咨詢顧問的入門級讀物,讀者可以從書中快速了解過程咨詢的理念、假設、重點和方法論。
沙因在從事過程咨詢顧問工作大約20年后,清晰地認識到了過程咨詢的理念和價值,意識到使過程咨詢奏效的關鍵因素。沙因在書中圍繞咨詢和協助澄清了一大堆含混不清的概念,闡述了對過程咨詢的認知,并通過親身實踐告訴讀者在與組織客戶合作時可以做和應該做的事情,以及能夠使用的有效方法與工具模型。
《過程咨詢Ⅰ》出版后,沙因在實踐中不斷對其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加以驗證,事實證明大部分理論和方法經得起推敲和考驗。在15年后出版的這本《過程咨詢Ⅱ》中,基于咨詢經驗的積累和理解的提升,沙因對一些理念和方法進行了修正和補充。如果說《過程咨詢Ⅰ》是咨詢顧問的入門級讀物,本書則為資深顧問提供了新方法,讀者可以了解過程咨詢是如何實現的,陷阱和缺陷是什么,需要補充什么樣的理論和模型來完全理解過程咨詢的變遷。
同時,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開辟了一個新的受眾視角,為高效的管理者指明了方向,他們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