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嚴重威脅著人類公共衛生安全。接種疫苗并提高其覆蓋率是有效緩解這一威脅、實現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然而,歷史經驗表明疫苗市場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分別存在疫苗短缺和接種猶豫等問題,降低了疫苗覆蓋率并造成疫情反彈的困境。因此,如何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并剖析其形成機理,就成為學者們亟需解決的重要研究議題。部分學者基于同質化經濟理性人的假設展開了初步探討,但是,尚未細致討論參與者的異質性及其有限理性(或認知)行為,這將導致現實中疫情擴
內容簡介: 流行病對于現代世界的影響不亞于經濟危機、戰爭和人口變化。從醫學史角度出發,疾病是客觀的生物學、病理學現象,而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疾病是醫學知識在社會層面的拓展,根植于社會關系和社會認知的文化構建,影響著社會對疾病的集體認知,對疾病的研究實際上是對環境、社會和科學變化的長期探索。 本書梳理了11種歷史上對現代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流行病鼠疫、梅毒、天花、黃熱病、霍亂、肺結核、牛瘟、流感、瘧疾、脊髓灰質炎和艾滋病,結合了自然科學在遺傳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寄生蟲學和氣候學方面的最新
本書圍繞復雜網絡上的社會傳播和流行病傳播兩個方面展開。包括五章:第一章介紹網絡傳播,第二章介紹復雜網絡及傳播動力學,第三章介紹復雜網絡上的生物傳播研究,第四章介紹復雜網絡上的社會傳播研究,第五章介紹復雜網絡上的社會—生物傳播研究。在各項研究中,詳細討論不同場景下的傳播模型、理論和實驗模擬等方面。本書可為復雜系統、流行病傳播、網絡科學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從業者提供產業發展情況和理論技術前沿介紹;也可作為公共衛生、系統科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教材和參考文獻。
本書深度結合熱帶地區特色,素材來源于熱帶地區常見的疾病案例、食物和環境樣品,結合熱帶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和人群特征對熱帶社區醫學進行實踐探索。依托學科特點,參考培養要求,共分6章,每章編寫了2-7個案例,按照“生物統計——流行病學和疾病控制——環境衛生——職業衛生——營養和食物——健康教育”的順序進行編排。
本書分為五章,內容包括:熱帶媒介生物學概論、熱帶昆蟲綱媒介生物、熱帶蛛形綱媒介生物、熱帶其他媒介生物、熱帶媒介生物檢測技術。
《張文宏說傳染》不是一本短期時效的防疫手冊,而是一部提供系統性知識的科普經典。這是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首次出版面向大眾的科普書,用大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普及醫學專業知識,每一個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人都能看得懂、信得過、用得上。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與瘟疫斗爭的歷史!渡系鄣奶椋喝祟惪挂邌⑹句洝芬浴拔⑿〉纳绾卧诰奕说氖澜缰汹A得競爭”為切入點講述人類文明的進程,不僅提供了一個研究歷史的新視角,更向普通大眾普及了現代醫學中非常重要的預防醫學、微生物學和疫苗學的基礎知識,并使我們對琴納、巴斯德、伍連德、陶本伯格、蒙塔尼等拯救了無數生靈、為人類健康做出極大貢獻的醫學家們充滿敬意。 鼠疫,天花,霍亂,流感,薩斯,艾滋……這些橫掃過人類的瘟疫,在帶走了上億人的生命的同時,也改變著文明的走向。 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