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0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內容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傷科、五官科等病證,每一門下分列醫方,詳述其主治、配伍、藥物炮制及制劑用法等。附《指南總論》3卷,起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導讀作用。
本書精選了數十種五谷雜糧好食材,從性味、功效、營養、禁忌以及養生食譜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述。不同的時節、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體質人群都可以有相應的五谷五谷雜糧飲食方案。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喜好,用天然、簡單的方法制作五谷雜糧,吃出健康和美麗。
本書以二十四節氣為序,講述中藥故事。把博物常識、故事傳說、醫理藥性、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作者娓娓道來,將自己對本草深厚的愛濃縮在二十四篇美文中,引領讀者從觀察本草物候,到參悟“道法自然”的中華文明健康智慧。立春過后,茵陳發陳,野外采春挖白蒿;雨水潤杏花,杏是醫之果,杏林美名傳;驚蟄與春分,“地丁”開花有紫花有黃花;清明時節種百合,谷雨春暮采蕺菜。這是“春雨驚春清谷天”里的本草物候。“夏滿芒夏暑相連”的節氣,又有著金銀花開、紅藍花放、端午懸艾草、半夏五月生、黃芩花兒開、蓮荷迎盛暑的景致。
地龍是常用的息風止痙中藥,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收載的67種動物藥中就有蚯蚓。常炒制后用于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等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地龍可以生產多種中藥、西藥、人/畜用藥品,可以作為各種家禽、家畜、漁業水產品、水族寵物食品、動物性活食餌料及飼料添劑誘食劑,也可以作為保護生態自然的生物基礎。《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地龍涵蓋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Pheretima asp
《云南重要天然藥物分子鑒定》以云南省70種重要的藥材為研究主體,系統地闡述了70種藥材的植物形態特征、藥用歷史、資源情況、現代研究、前景分析以及DNA條形碼標準序列等內容,其中植物拉丁學名和植物形態描述參照《FloraofChina》;藥材鑒定內容以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為特色,是區別于傳統四大鑒定方法——基原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的重要補充,具體對70種藥材的489份樣品(標準藥材32份,藥材66份,標本391份)進行了全基因組淺層測序,數據從頭組裝后提取了DNA條形碼序列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教師的兩項基本任務,應遵循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的原則,只有教學科研互動,科研反哺教學,才能達到教學與科研雙贏。本書是由多年工作在中藥學教學一線的教師編寫而成,分為科研成果轉化篇、實踐教學創新篇、教育教學成果篇三部分,收集了49篇與中藥學課程相關的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為更多課程的科研反哺教學提供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本書可供中醫藥院校中藥學類專業的教師、學生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研究人員選用。
本書作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擷英取華,將一些名醫喜用但并不為人熟知的中醫古方收入本書,共計45首。每首方劑從來源、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名醫經驗、臨床應用方面予以詳細介紹,最后,用方劑歌訣予以總結,以便讀者記憶掌握。
本書從方劑命名切入,全面詳盡地介紹了各種傳統中醫方劑的出處、組成、功效和主治疾病等內容,并附帶豐富的臨床醫案和加減應用,部分方劑還附有方歌。通過深入解讀每一種常用方劑,讀者可以了解到方劑的歷史淵源以及方劑中所包含的各種中藥成分,對方劑的功效和應用有更清晰的認識。本書提供了一條通往中醫藥世界的精彩之路。無論是對于初學者還是專業人士,都能從中受益,這本書將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中醫方劑并有效運用于實際臨床中,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醫醫療服務。
《串雅內外編》,為中國民間走方醫亦稱串醫、鈴醫)醫療經驗匯編,趙學敏纂輯,吳庚生補注。作者記錄了走方醫口授醫技,廣摭民間治療經驗,并結合自己豐富的醫藥知識與臨床經驗,“刪其眩異繁縟,參以秘笈所藏,歸之雅正,勒為成書”。共編為《串雅內編》4卷、《串雅外編》4卷。《串雅內編》介紹了“頂、串、截”三大法以及某些單方。《串雅外編》則分“禁方”符咒之類)、“選元”各種急癥搶救法)、“藥外”非藥物療法)、“制品”“醫外”等類。
全國名老中醫探歷圣之源,綜諸家之得,學驗俱豐,拘古但不泥古,常用方、經驗方創新多,臨證常能力挽沉疴。為了繼承、發展和弘揚全國名老中醫治療腫瘤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本書精選學術期刊網發表的相關論文,客觀地保持了學術論文的科學性、權威性、先進性和臨床實用性,以病名為綱,方論為目,依次梳理,便于檢索,希望能為廣大臨床醫師、科研工作者和醫學愛好者提供閱讀、借鑒的系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