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新中國建設時期群星璀璨的眾多杰出女性中,選取了31位典型人物,以珍貴史料、翔實事跡、平實語句,講述她們激蕩人心、扣人心弦的動人故事,呈現婦女英雄們建設新中國、創造新生活的精神風貌。她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共和國的好干部,有核事業的背后功臣,有三尺講臺的“常青樹”,有大銀幕上的女英雄,有軍營里的“花木蘭”,有技術改革的“急先鋒”,有婦女兒童權益的捍衛者。她們打破了女性職業領域的壁壘,活躍在物理、數學、地質、醫學領域;她們從事著傳統女性無法想象的職業,開飛機、駕輪船,在點滴細節中發揮著女
《楊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與外祖父》系楊度之孫楊友麒、梁啟超外孫女吳荔明夫婦合著,它是國內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楊度、梁啟超合傳。全書史料豐厚,見解獨到,總以時間為序,在整體縱向敘述的同時,采取比較研究的方式橫向論述,橫縱交替。它以獨特的視角介紹了楊度和梁啟超的生平及二人的關系,也介紹了他們與同時代重要歷史人物(袁世凱、蔡鍔、孫中山等人)的關系與交往、同時特別注重展現他們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所做的作用和思想流脈。最后部分還介紹了楊度、梁啟超的后代傳承,以現其流風余韻,對當今讀者尤為有益。該書為增訂本
本書由張幼儀口述,道出自己波瀾起伏的一生,作者張邦梅是張幼儀的侄孫女。書中蘊藏著張幼儀面對時代之變、婚姻之叛、喪子之痛,仍能堅守自我,向上生長的堅韌,以及擺脫傳統桎梏的勇氣。
林恒星,1947年生,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答嘴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作為答嘴鼓大師林鵬翔嫡傳第一代弟子,林恒星被稱為答嘴鼓“百科全書”。 從藝以來,曲藝家林恒星積極開展答嘴鼓保護傳承工作, 特別在答嘴鼓的藝術創作及理論研究上,林恒星成果卓著。至今,已創作百余篇答嘴鼓講古作品,這些作品頻繁出現在舞臺上并獲獎。 《曲藝家林恒星》是“廈門文學藝術人物系列專輯”之一種,為廈門市文聯指導策劃、圍繞廈門文學藝術人物開發創作的系列圖書之一。本書從小傳、作品展示、社會評價等幾個方面呈現藝術家們的文藝
清圣祖玄燁即位之后年號康熙,習稱康熙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后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期間長達六十年,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國內政局的長期安定,開創了清代的盛世局面。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杰出帝王及其波瀾壯闊的一生,一直為后人所稱頌。白新良主編的這本《康熙大傳》,內容全面,功底扎實,行文流暢,是康熙帝傳記中較好的一種。
家鉉翁(1213-1298?),號則堂,世居眉州(今四川眉山)。德祐二年(1276)正月十九日,即南宋投降的三天前,他與文天祥同時受命于危難,被委以簽樞密院事。宋廷頒布降詔,惟他拒絕署名,而后作為五祈請使之一,被押解大都。元欲尊以高官,他義不二君,被圈禁河間(今河北河間),遂以《春秋》教授弟子。至元三十一年(1294),元成宗即位,感佩其志節,特放歸蜀。時已年逾八十,羈困北方長達十九載。 家鉉翁著述現存《則堂集》六卷、《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幾乎全部完成于羈北時期。作為宋亡之際的愛國士
本書主要追述中國家族制度之根源, 研究其變遷, 討論宗族、姓氏、譜牒之源流, 家族范圍之大小, 繼嗣之法, 財產之制度, 婦女之地位等問題。作者對以上問題一一窮源竟委, 明析無疑。書中另附有《中國階級制度小史》, 討論我國古代階級制度之起源及其種類, 之后如何變化、發展, 或者至今仍有何種遺跡。其“論國人、野人”為中國古老之階級, 游俠為古代武士之繼承, 而古代之所謂君子, 乃是道德崇高者之代表。其論武力、富力階級之遞嬗, 角度獨特, 分析得當。
本書是一本關于三蘇的傳記, 從蘇軾的祖父蘇序寫起, 主要從三蘇生平、文化成就、家風傳承等來講解三蘇。以詩詞著眼, 作古今觀照, 去探尋三蘇與當代精神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作者酈波在本書不僅講述了蘇洵、蘇軾、蘇轍三人的代表性經歷以及對三人詩詞、散文的品讀, 更延展了對子女的教育, 家風傳承。三蘇身上有很多具有當代價值、永恒價值的東西在, 是可以作為人生范本來加以研究和學習的, 值得持續深挖。
全書沿著蘇東坡的足跡,從成都出發,依次前往眉山、開封、徐州、黃岡、杭州、惠州、儋州、常州、郟縣9個對蘇軾意義重大的地方,以深度采訪、記者手記等形式,還原蘇軾絢爛多彩的人文故事,以及留給當代的東坡精神。書中試圖抵達的,不僅是蘇軾一生沉浮的寓所,還有他不管走到何處,都能讓自己心安的精神家園。
本書是《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專欄“文史觀瀾”多年刊發文章的合集,結集前經過再次編輯加工。文稿以民國至今的文化人之間的交往故事為主,間有涉及歷史細節的記述,內容大都是從歷史檔案、“三親”史料或研究性文章中來,將有趣味性的內容從浩如煙海中打撈出來,經過作者的再創作或重新寫作,把學術內容“翻譯”成通俗的語言,可作為讀書人的“枕邊書”,具有很強的再傳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