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北方工業大學工業互聯網團隊編寫,分為四大部分15章,分別探討了工業5G網絡、TSN技術、工業5G與TSN協同技術及其在遠程駕駛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場景化應用,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參考資料,旨在推動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和技術發展。
本書講解了5G物聯網關鍵技術,包括各類非授權頻譜即私有物聯網技術和3GPP主導的授權頻譜物聯網技術,其中,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已經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新引擎。本書第1章介紹移動通信技術近40年的發展歷程,著重介紹ITU及3GPP組織主導的5G標準進展、應用場景、核心指標(5GKPI)要求及關鍵技術;第2章介紹主流非授權頻譜物聯網技術;第3章介紹3GPP定義的中速率中成本中功耗物聯網即5GRedCap技術;第4-7章詳細介紹NB-IoT的基本概念、物理層原理、基本過程和數據傳輸模
確定性網絡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具有低時延、高可靠保障的確定性網絡機制是 ICT 賦能垂直行業應用的關鍵,也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網絡保障機制。本書從工業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絡和時間敏感網絡的基礎概念出發,重點對5G-TSN 協同架構、適配 TSN 的5G 網絡技術增強、5G-TSN 協同調度關鍵技術進行介紹,并對基于5G-TSN 的云化控制系統和5G-TSN 應用場景進行了展望。
本書是實時互動行業首本通過實時互動發展歷程、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大數據觀察等多個維度對行業全面科普的專業書籍。其中主要內容分別是:關于實時互動(什么是實時互動、實時互動行業的發展歷程)、實時互動相關技術科普(實現實時互動的技術流程解析)、應用場景解析(深度剖析實時互動產業20+賽道,近200個場景)、大數據觀察(音視頻卡頓率、分辨率對APP業務留存率、活躍度的分析)等各方面,幫助行業開發者與互聯網人群更全面的了解實時互動行業。本書內容形式以文字為主,在場景介紹部分,會加入一些圖文結合,
本書是與中國大學MOOC(慕課)平臺、網易云課堂平臺上建設的“微信小程序開發從入門到實踐”視頻課程完全配套的圖書,通過豐富且詳盡的案例解析,為零基礎新手提供小程序開發入門教程。全書共10章,第1章和第2章介紹**小程序開發工具、開發流程以及利用簡單案例幫助讀者熟悉小程序開發的概貌; 第3~9章是全書的核心內容,通過對教學視頻的模仿,幫助讀者完成前后臺以及后端數據庫全棧開發學習,循序漸進地完成基于豆豆云助教案例的分階段教學子模塊的學習及開發,從而為小程序開發提供保障; 第10章提供
可見光通信技術是世界各國競相角逐的下一代核心通信技術,具有顯著的創新應用價值,應用前景廣闊。本書聚焦可見光通信創新實踐,分別用基礎篇、創意篇、設計篇3個篇章,介紹可見光通信技術基礎理論,展現獲授權國家專利和不同類型競賽參賽作品等可見光通信創新實踐成果。本書是光通信領域的科普著作,可作為高等院校創新教育教材,也可供信息通信領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高校師生閱讀參考。
無線紫外光(Ultraviolet,UV)通信是通過大氣分子、氣溶膠等微粒散射實現非直視通信,具有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高等優點。本書詳細介紹了無線日盲紫外光的散射特性,分析了降雨粒子和煙塵團簇粒子紫外光散射信道特性、無線紫外光信道估計、信道均衡、編碼調制技術和MIMO(多輸入多輸出)技術,研究了基于深度學習的無線紫外光信道估計技術、大氣氣溶膠對紫外光散射性能影響和紫外光散射信道非線性最優均衡算法及其改進算法。將紫外光散射機理應用于反演測量霧霾粒子、探測電力線電暈以及協作無人機編隊,研究無線
本書基于作者團隊多年教學實踐,開發實驗以學生為主體,融入5G/6G無線通信應用新場景和基于FPGA的硬件開發元素,填補了傳統教材中前沿技術缺失的空白,增加了設計性環節,鼓勵學生團隊合作,讓學生能針對自身對通信中難以理解的概念或認識不清的地方定制實驗內容、配置實驗參數進行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本教材融合5G/6G大背景下的熱門通信場景,將前沿技術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設計性實驗相結合,極大程度提升了學生對高新技術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復雜理論知識的學習
本書針對超短波無線信道的建模與仿真問題,重點闡述了超短波無線信道傳播損耗模型、超短波無線信道衰落模型、天線輻射特性的建模方法與適用場景,分別給出了基于成型濾波器法和正弦波疊加法的無線衰落信道建模仿真。同時,為了使信道模型更符合特定場景,實現模型本地化,給出了一種利用實測數據對特定的傳播環境和路徑進行建模的方法。最后介紹了通信對抗半實物仿真測試的主要模式、數據處理方式以及主要影響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