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與就讀于牛津大學古典學專業的女兒楊京京同窗共讀的經歷。二人以對話的形式與讀者分享她們曾一起閱讀的14部書,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白雪公主、小紅帽、西游記,以及她們喜愛的文學家福樓拜、契訶夫、莎士比亞、張愛玲、荷馬的作品。每章分為若干主題,力求未曾讀過相關書籍的讀者能從中有所收獲。
作者在《取瑟而歌》里說:“我們通過那些最好的現代漢語詩人親近母語,習得語言的奧秘。”詩歌寫作者默默探索著,嘗試讓漢語更新。在上一本詩集《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中,作者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詩聲(同名詩歌被民謠歌手傳唱后廣為流傳,也正是一個隱喻。)在近年的這些詩歌里,他的聲音明顯變化了,在這里看到難得的沉吟之聲,這是中國傳統詩人的思聲。思,是本詩集里最大的特色,這本來是平常的,也是中國詩里一個傳統,然而,在當今,在現代漢語詩,尤其在當代的詩歌里,卻是稀缺的而珍貴。
長篇紀實文學《我“芯”飛揚》聚焦中國上海近年來風云激蕩的芯片科技產業發展史,詳實鋪就永無止境的創“芯”之路。中國報告文學的領軍者、作家何建明用深情、詳實的文字全面展示了中國芯片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以華宏芯片為窗口進入中國芯片曲折艱難的發展歷程,真實展現中國芯片產業、芯片企業發展的全貌,展露我國科技人才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全力以赴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科技報國的赤忱中國“芯”。
《收獲》是原創文壇舉足輕重的雜志。其長篇小說專號出版多年來,發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發讀者關注。包括《繁花》《應物兄》等備受贊譽的中國當代重要長篇小說,最初都是在《收獲長篇小說專號》中展露風采。《收獲長篇小說(編號)》延續小說專號集結新人新作的傳統,將本年度最令人矚目的原創作品納入囊中,展現文壇風貌,以饗大眾讀者。 2023夏卷收入顏歌24萬字長篇新作《平樂縣志》,并張定浩相關評論文章《顏歌與我們的小鎮》。海飛15萬字長篇新作《昆侖海》,許知遠非虛構新作《梁啟超:亡命(1898—19
本書是琳達·科林斯在其女兒去世后寫的散文隨筆。2014年4月14日的早上, 琳達如往常一樣走進女兒維多利亞的房間, 叫女兒上學, 卻發現維多利亞的房間空空如也。接著, 小區保安莫漢出現在她家門口, 向她傳達了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維多利亞在小區附近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書從一個家庭遭受的巨大悲痛和損失出發, 探問了青少年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親子關系、學業壓力。這是一位母親極為赤裸的內心坦誠, 一本打破沉默的書, 一本整個社會都無法回避的書。
奧古斯特得知祖父去世的消息時,她已經在世界的另一端生活了十年。她回到家鄉參加祖父的葬禮,悲痛萬分,她內心十分煎熬,因為她一直無法擺脫過去。能回到家鄉對她來說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她再次感受到了親人的愛,難過的是從小生活的大房子要被一家礦業公司收回。她決心努力拯救他們的土地——她的決心帶領他走進了祖父的內心世界,聽到了祖父的話,她回到了過去,見證了家鄉的故事,還有那河流的秘密。榮獲2020年富蘭克林文學獎,該獎項是澳大利亞最權威的文學獎項,每年頒發給一部最具文學色彩、最能代表澳大利亞生活
本書作者楊劍龍為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青年優秀美學學術成果獎、田漢戲劇獎評論獎等。這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在《租賃男友》《性別投稿》《噴嚏》《牙痛》《卡拉不OK》《看手相》等現實題材小說中,楊劍龍把傳統知識分子匡時濟世的公共情懷轉化為對人文精神的堅守,以學者的敏銳和深刻洞察時弊,針砭商品時代之種種“怪現狀”,并揭示其背后深藏的精神實質,以“現實之刺”彰顯“學者小說”個性。
如果說一次遺忘就是一次死亡,對于31歲的羅伯特·彭福爾德來說,每隔179天,他就會重生一次。這是復發性失憶癥,不過別擔心,冰箱里有食物,衣柜里有衣服,你很安全——在一片混沌中,他收到了曾經的自己留下的信。除了過去,他應有盡有。 比起大腦,他的身體了解他自己更多。做引體向上時,他的二頭肌會本能般地繃緊,仿佛一條無形的線,毫不費力地把他牽引起來。對于過去,曾經的自己沒有留下只言片語,只留下了一個未完成的任務。 一日,一個名為朱莉的美麗女子闖入了他的生活。是朱莉杜撰了他的過去,還是曾經的
《死后黎明》是尼古拉斯·布萊克"奈杰爾·斯特雷奇威系列小說"的最后一部,也是其偵探推理小說的集大成之作。在這個故事里,奈杰爾來到了美國的卡伯特大學,并且被卷入了一場離奇的謀殺案中。死者是卡伯特大學的教授,也是大富豪阿爾伯格的長子,死者的學生、兄弟、兄弟的前女友……都有著難以洗脫的嫌疑。但隨著奈杰爾調查的深入,他發現每一個嫌疑人,似乎都有著確鑿的不在場證明。到底誰才是兇手?兇手又是如何在不在場的情況下,殺了教授的呢?作者本人為"桂冠詩人",學識淵博,對于很多問題都有相當深刻的見解,
《釀造厄運》是尼古拉斯·布萊克的第三部"奈杰爾·斯特雷奇威系列小說",也是英國黃金時代偵探小說的代表作。故事發生一座小鎮的啤酒廠里,釀酒鍋里赫然出現了一具尸骨,奈杰爾·斯特雷奇威受邀破獲此命案。幾乎與工廠有關的每個人都有作案動機,然而似乎他們又都有不在場的證明。直至一封匿名信的出現,奈杰爾·斯特雷奇威的調查才出現轉機。兇手是誰?為何要選擇如此離奇的丟棄尸體方式?寄送匿名信的又是誰?是正義之士,還是兇手本人?到最后,案情終于大白,透射出人性的丑陋與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