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為克服嚴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俄國在列寧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改革(史稱新經濟政策)。本研究是以列寧新政改革的全部相關文獻為對象做的整體性、專題性研究。本研究力圖對新政改革的全部相關文獻做出既具有內在邏輯又具有文本支撐的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全面揭示其理論意義和現實啟示。本研究所把握到的中心線索是:列寧對民心和規律的體悟與遵循。圍繞這一線索,全書詳盡展現新政改革的實踐背景、理論基礎、本質內容、政策辯護、具體落實、累累碩果、命運沉浮、理論價值和現實啟示。
本書屬于北京社科青年學者文庫,全書共分為7章,深入闡釋和分析了馬克思與斯密價值理論的根本特征及其理論實質的差異,認為其突出體現在兩者關于商品價值論、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剩余價值的分割等方面的理解上。全書共分為7章,對斯密與馬克思價值理論從哲學基礎、價值生產和價值規定理論、價值再生產理論、價值分割和價值分配理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并對馬克思價值理論變革的當代啟示進行了分析。本書的出版對于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質,回應當代西方經濟理論對馬克思價值理論的誤讀,從而激發勞動價值論的當代活
馬克思深入現實生活過程,深刻領悟人的感性活動的存在論意義,把人的感性活動表述為實踐,揭示現代生活境遇中社會歷史創造性占優勢的實情,在此基礎上發動了以歷史為原則的存在論革命,終結了近代形而上學以概念演繹為動力機制的知識論進路,讓歷史性突破意識“內在性”原則的思辨困局,在解答現代社會現實問題中彰顯歷史性的建構性質,在歷史性原則高度提升并豐富存在論,開掘存在論鏈接社會現實的新境域,為人類克服現代性弊病鑄就切實可行的精神向導和文化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歷史的思想。”這表明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已經從學術話語上升到政治話語的高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出場標志著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達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新時代中國不斷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面向當今“一體化的世界”及其在百年大變局中持續演化的諸多矛盾,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堅持、實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本研究以《文本與時代: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研
本書基于歷史-理論-辯論三層邏輯,將馬克思零散于各著作、信件、文件等的法治認識與見解聯結起來,形成了系統的、完善的馬克思法治思想,尤其辯論邏輯對馬克思法治的整體性、核心要義、發展走向、價值歸宿等相關爭論議題予以正面回應,在理論邏輯既批判又建構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法治思想的內容構成和基本觀點。其創新之處在于:本書對馬克思法治思想的研究既關注法又側重治,重點探索法的國家治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法治的運行、法治的價值導向等治的問題,在方法上實現了批判與建構、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統一。對馬克思
毛澤東作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善于斗爭、敢于斗爭的典范,其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走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了系統的斗爭策略、斗爭方法和斗爭藝術。毛澤東的斗爭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毛澤東的一生是為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表現出“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毛澤東的斗爭藝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彩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既為奪取中國革命戰爭勝利提供
本書是由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宋修見教授主筆,是毛澤東經典著作研讀系列叢書中的一冊。本書共六個部分,首先以論述《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寫作背景、版本源流及其經典地位為開篇,帶領讀者直接回到此文寫作的歷史現場,闡明此文出現重要意義。其后以《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91 年精注稿文本為綱,并不嚴格依循原文行文順序研讀,而是將其主要內容劃分為文藝要為人民服務文藝如何為人民服務文藝的導向性問題文本之外的再研讀和結語五個部分,將其主要觀點歸納提煉為小標題形式加以闡釋。
根據《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3年版教材的內容,本書共設9章,每章包括本章導學、學習導圖、學習重點和難點、解疑釋惑、案例評析、習題演練、延伸閱讀7個部分。本書旨在為學生更好地深入學習和理解新版教材提供幫助,同時也有助于授課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開展案例教學,提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科學社會主義無論是作為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還是狹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即作為馬克思主義實現人類解放的現實路徑的科學理論,都不是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僅僅研究當時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而創建的理論。本書打破了僅僅從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與發展的維度來闡釋科學社會主義的傳統研究模式,在馬克思恩格斯的三大批判哲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空想社會主義批判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中回溯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的深刻意涵,在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的同時,能夠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歷史意義,從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
本書將先后分批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逐段進行義釋和解讀。衷心希望本套叢書可以幫助讀者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筑牢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功底,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在扎實徹底的理論基礎之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更奮發的姿態,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中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 本書主要是對《哥達綱領批判》逐段進行義釋和解讀。讓我們回歸文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