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利用中國歷史研究院及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史學研究、文獻資料、學科評價、學術期刊等方面優勢的前提下,通過以下內容,反映2021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本書既是對2021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進行的全面分析,也是運用大數據對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同時,通過專家推薦和業內外評選,了解專業內外對史學研究熱點、趨勢的認知及異同。以此較全面、準確、客觀反映2021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了解業內外對史學熱點的關注,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
本書是作者近些年關于宋、明、清等歷朝實錄的思考和研究。以宋、明、清等歷朝實錄為研究對象和基本史料,對這些歷朝實錄進行了由點及面的深入研究。在觀照民國以來學者關于實錄研究的學術路徑基礎之上,一方面,研究實錄本身的編纂及體例,對實錄的作者群體、文本形式等進行剖析;另一方面,對實錄所見政治視閾、邊疆視野和外交記錄等作了探討。此外,還深入考察了作為史料的實錄對歷史書寫的改寫,以及對明、清實錄和中、越實錄進行了歷時和共時的比較研究。
對于歷史學、考古學,我們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史學本體論讓我們知其所以然,因而對于歷史學、考古學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書正是一部討論史學本體論的著述。《BR》本書將史學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史學是如何進行的,史學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如何對待史學研究及其成果,如何看待史學價值等諸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實證主義史觀的有關史學本體論的觀點。學術創新首先源自觀念的改變,本書的諸多觀點對于我們重新認識歷史學的本質特性,全面審視中國史學傳統,檢討當代居于主導地位的實證史觀,打破觀念禁錮,跳出傳
本書內容包括政治、軍事、文化、人物等諸多方面。作者擷取大量歷史細節, 從多個角度、層面切入觀察, 論述興衰得失, 突出了他對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思考, 集中論述了社會風氣的墮落、政治的腐敗、人民的困苦與國家興衰治亂的關系, 提出了改良社會風氣、根除腐敗等眾多問題。本次出版增補了25萬字, 增加了吳晗關于明代政治、古代軍事、古代經濟、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歷史人物的故事, 不論是對國家的建設還是個人的成長, 都很有啟發意義。
作為一種以人類歷史活動的主體——“活生生的人”為核心對象的研究方法與學科領域,口述史學由于其研究(實踐)主體、研究對象、研究目標(用途)與傳播(呈現)形式的多元性與豐富性,它在當代的發展呈現出日益明顯的跨學科特征與趨勢。正是如此,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以來,口述史學在中國的發展也引起眾多相關學科的重視與關注。 基于此,本書精選了近20年來已在國內公開發表的41篇與口述史學主題相關的學術論文,希望以此呈現當代中國口述史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與趨勢。具體學科包括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黨
史學首先是時間的學問,但空間因素亦不可或缺。歷次史學研究范式的變革,作為視角、概念與方法的“空間”,都起著重要作用。晚近二十年來,伴隨著中西人文學的整體演進,在環境史、城市史、藝術史、歷史地理學、政治文化史等領域中,都開始出現對“空間”問題、視角與方法的再關注與再探索。這些新的嘗試,不僅推動了史學研究范式的更新,也影響到了人類學、考古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演進。這表明,“空間”這一古老的主題仍具有歷久彌新的學術影響力。本書按照“空間”問題本身的學術理路,設定數組議題,選擇國內近年來對這
呂祖謙是南宋著名史學家、理學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述頗豐,在歷史編纂學、歷史文獻學、歷史教育和史學思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這些成就使得他在南宋乾淳之際的學術爭鳴,以及浙東學術特色的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對于呂祖謙的研究,多從其學術特色方面來談,對于他的史學成就、史學思想等方面關注不夠全面,缺乏系統和深入的論述。有鑒于此,本書對呂祖謙史學進行了系統闡述,揭示其史學特色與價值,以期深化對呂祖謙以及南宋史學的認識。
本書通過追溯民國時期西南文化研究室的設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與云南大學歷史學發展的淵源等方面,管中窺豹般回顧云南大學百年發展歷程匯總歷史學科的發展史,獻禮百年云大。
作者開篇即梳理并闡釋了15世紀的歷史寫作方法,以及那個時期人們區分歷史和故事(fiction)的各種做法。在隨后的章節中,通過回顧現代史學編纂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即《君士坦丁捐贈》真偽之爭),以及1500—1800年古文物研究的發展,作者指出,人文主義者通過模仿古典作品來撰寫歷史,而古典沖動則促成了現代考古學的誕生,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現代史學編纂的發展方式。 除此之外,作者還借助對培根早期生活和思想的密切關注,試圖找到其自然哲學和新科學對英國史學的影響,因為和人文主義者一樣,培
本書共分《中國史論述題》《世界史論述題》《中國史名詞解釋》《世界史名詞解釋》《中國史大綱解析》《歷史學統考一本通》《中國史自主命題一本通》《世界史自主命題一本通》《習題演練》9種, 是對歷史學教材的一次細致的梳理整合, 將知識點與真題融合精講, 本套叢書涵蓋了論述題、名詞解釋, 以及統考學校和自主命題學校的所以應該掌握的知識點, 并用獨特的邏輯方法把知識點從新歸類。對考生分科掌握所學知識有很大幫助, 是考生必備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