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1898—1974)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軍長,中共湘鄂贛邊界特委委員,紅三軍團總指揮;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總指揮,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葉劍英(1897—1986)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廣東省梅縣人。云南陸軍講武學校畢業,后曾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特別班學習。早年參加粵軍回粵驅逐桂系軍閥、討伐陳炯明、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北伐之役,參與創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領導廣州起義。曾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中央蘇區東南戰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紅軍總參謀長、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紅軍陜甘支隊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中央軍
聶榮臻(1899—1992)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四川省江津縣人。早年在莫斯科先后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參加北伐、籌劃南昌起義、參與領導廣州起義。曾任中央軍委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一軍團政治委員、陜甘支隊第一縱隊政治委員、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副師長、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央晉察冀分局書記;晉察冀中央局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平津衛戍司令員、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北平市市長
本書作者為喬冠華與龔澎的女兒喬松都。喬冠華——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 杰出的外交家。他才華橫溢,被*稱之為“南北二喬”的“南喬”(北喬為胡喬木)。龔 澎——新中國外交部的第一任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杰出的外交家。她的才干,她的人格魅力不僅為她的同志所欽佩,也令無數對手所折服,周恩來說:“沒有人能夠代替她。”作者喬松都以一個女兒的獨特視角和摯切情感,為讀者展示了喬冠華與龔澎的革命傳奇人生和三十年風雨同舟的動人情感,作者還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龔澎去世后喬冠華晚年走過的歷程及家庭變遷,讀來令人感慨
陶勇(1913—1967),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早年參加革命,從普通戰士,迅速成長為一個智勇雙全的戰將。曾任紅軍團長、新四軍團長、蘇皖支隊司令、解放軍華野四縱隊司令,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海軍副司令、東海艦隊司令,是中國人民海軍的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為至今尚未知曉謎底的“文革奇案”。
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第二分冊)》全書按學科分別結集卷冊。書中著力勾畫出這些知名專家學者的研究路徑和學術生涯,力求對學界同行的學術探索有所鏡鑒,對青年學生的學術成長有所啟迪。經濟學卷于卷末附學科發展大
國家重大出版工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
國家重大出版工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領
千秋功過,自有定評。 斯人已逝,光影永存。 張學良的一生有太多的稱謂:少帥、花花公子、軍閥、不抵抗將軍、愛國將領、千古功臣……他的一生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聯。他的幾次抉擇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東北易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西安事變,促成了聯合抗日。 西安事變后,他的人生發生重大轉折,數十載幽禁歲月,研史究佛,仍存“為生民立命、繼往開來”之志,生命之光從未暗淡。待到重獲自由,雖漂泊異域,仍心系祖國一統。 《張學良身影集》圖文并茂,真實記錄了張學良將軍的世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陳賡傳》由中共中央軍委批準立項,總裝備部組織編寫,歷時五載,走訪了幾十位知情人,查閱了中央檔案館等軍內外多家權威機構所收存的重要史料,陳賡家人也將珍藏多年的寶貴資料提供給編寫組。《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陳賡傳》通過大量第一手資料全面展現了陳賡大將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和發展、為新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再現了陳賡大將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書稿經總裝備部、軍事科學院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