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通常是按照時間安排的;潮漲潮落、月盈月缺、斗轉星移也是按照時間展開的。但是問問我們自己,時間是什么?卻可能說不清楚。本書系統講述了人類千年來為計時(測量時間)、紀時(厘定歷法)和認識時間所走過的曲折道路,其中不乏有趣的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的精彩故事。全書按時間順序展開,由古代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為讀者清晰呈現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以及人類紀時與計時方法與手段的不斷進步,最后拓展到人們對生命與時間的理解,從而展現了人類對時間認識的“飛越”。本書內容生動有
自然科學借以宣布其獨立于神學的不朽著作,提出并論證了革命性的日心地動說,批判并推翻了占據西方世界觀統治地位一千余年的地心說。全書共6卷。第一卷扼要闡述日心地動說,論述宇宙和大地是都是球形的、天體運動是均速和永恒的、天體作圓周或復合圓周運動,提出地球的三重運動說,系統批駁了地心說。第二卷解釋地球的周日自轉、繞日公轉和赤緯運動所引起的各種現象。第三卷解釋歲差。第四卷解釋月球運動、月球視差和日月食。第五、六兩卷論述行星運動。日心地動說簡化了天文學模型,動搖了基督教宇宙體系,解放了思想。此書有助于讀者深
本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第三版天文學名詞,內容包括第一部分的天文學、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天體物理學、天文學史、天文儀器與技術、星系和宇宙學、恒星和銀河系、太陽、太陽系10類,以及第二部分的星座、黃道十二宮、二十四節氣、恒星、天然衛星、月面、流星群、火星8個專用名和天體名表,共5046條。本書對1998年公布的《天文學名詞》做了少量修改,增加了一些名詞,并對第一部分的名詞基本上都給出了定義或注釋。這些名詞是科研、教學、生產、經營及新聞出版等部門應遵照使用的天文學規范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