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自身長期的學術研究經驗中提煉介紹了什么是全球傳播和如何研究全球傳播,研究了遠距離傳播歷史、全球傳播經濟、傳播內容的全球流動,全球傳播政治的出現、全球傳播政治、全球鴻溝的不平等、全球傳播與全球沖突、文化與全球傳播,并結合當下的信息社會現實提出了在線全球傳播,預判了全球傳播的未來。本書介紹性與研究性并存,對全球傳播的歷史、現在和未來進行了梳理和研判,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教材應用性。
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出堅實步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啟新篇章。信息化已成為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中國信息化形勢分析與預測(2022~2023)》是信息化藍皮書系列自2010年推出以來的第12本。 本書聚焦先進計算、6G、深度學習框架、量子計算、新型基礎設施、IPv6、算力基礎設施、科學數據、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等年度熱點、重點問題推出年度報告,回顧成果,預測趨勢,展望未來。
本書將近年來新興的質性文本分析方法與軟件工具NVivo 12引入開放科學數據政策研究,針對參與開放科學數據的五類重要利益相關者(資助機構、科研機構、學術期刊、數據期刊和數據知識庫)展開政策調研與評估分析,并針對開放科學數據政策群內外部的政策協同程度展開量化評估研究,以期從政策文本分析的研究視角豐富與拓展開放科學數據政策分析和評估研究,并為提高我國開放科學數據政策的制定水平與完善科學性提供必要的參考借鑒。
本書系國際傳播研究方面的專著。本書試圖借助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等歷史學家對資本主義世界時期的劃分,分析全球話語權秩序更迭的內在邏輯和普遍規律,以及給中國構建國際話語權提供了怎樣的啟示和有價值的經驗借鑒。全書分八章。第一章為緒論,重點闡釋研究緣起、思路、方法、內容和問題。第二章梳理相關理論資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概念界定。第三章梳理資本主義國家在初步崛起前后的國際話語構建狀況和路徑。第四章梳理英國主導國際秩序時期的國際話語權構建。第五章闡述美國如何構建起以制度
本書是關于大眾傳媒的學術研究譯著。大眾傳媒既可喚起人們回憶往事的興趣,也可幫助人們儲存與回溯記憶。在《傳媒與記憶》中,喬安妮·加德漢森通過分析廣播電視、流行音樂、明星消費、數字媒體、手機使用中有關記憶與遺忘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大眾傳媒與記憶之間復雜的互動關系。涉及“難忘事件”的媒介表征、參與記憶與遺忘的大眾媒介工具、儲存記憶的傳媒技術,以及傳媒產品生產者在型塑人們記憶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全書共8章。前兩章介紹記憶研究作為一門專業研究領域的百年發展史及其與傳媒研究的聯系,界定了記憶的四種類
新聞媒體強烈地影響我們對世界各地的公共事務的描繪,在公眾應該關注哪些話題并為之采取行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有時甚至是有爭議的作用。 本書描述了媒體對我們思考的內容和方式的塑造,媒介議程的來源及其對公眾議程的影響的心理學解釋,以及媒介議程如何作用于人們的態度、意見和行為。第三版的新內容是,在擴大了的媒體格局中對議程設置進行討論,新增了有關網絡議程設置的一章,擴展了對議程融合的介紹。此外,也納入了有關社交媒體及公共事務領域以外的議程設置的材料,以及議程設置理論的共同創始人唐納德·肖和戴維·韋弗撰寫的
人工智能的發展,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智能傳播時代。智能傳播是人工智能技術與傳播這兩大系統的融合,也是人與機器兩大系統的融合,但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相加,而是會形成很多原有系統不存在的“涌現性”,呈現出全新而繁雜的傳播圖景、傳播機理。本書從智能傳播時代媒介的新表現形態及影響、媒介內容生產的新機制、人與機器的新關系、人的新生存狀態等視角,對這種涌現性進行探究。無論是傳媒從業者、學者、研究者,還是對智能傳播時代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啟發和思考。
本書以智能媒體的人工智能技術貫通信息采集、內容生產、內容分發、媒資管理、內容風控、效果監測、輿情分析、媒體經營、版權保護九大環節為線索,解讀分析全面賦能媒體工作流程,推動主流媒體實現內容品質和用戶體驗的雙重升級,進而驅動中國媒體的智能化迭變。
傳媒產業研究包羅甚廣,包括通過研究、審視傳媒實踐并分析其后果,進而從微觀和宏觀視角探討媒體的制作和傳播。《傳媒產業研究》一書為三位傳媒研究領域的學者所著,內容充實,對傳媒產業研究各個方面的最新研究及趨勢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傳媒產業研究》一書共八章,分別為導言、傳媒產業研究的起源、個人和角色、生產文化、機構、產業和實踐、宏觀視圖和結論:傳媒研究的未來方向。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探討了該層次一系列的學術著作的特征,從而確定這些學術著作中所要探索的關鍵問題以及在此類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種類。
《新視聽經濟學》的作者認為,從1950年開始到21世紀初,視聽產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轉變,第一階段為電影的興起,第二階段為電視的興起,第三階段為錄像帶、有線和衛星電視、付費電視或是歐洲的商業電視的興起。而現在,第四個時代已經形成,本書的目標是揭示一個全新的、逐漸被定義為第四個時代的視聽行業經濟結構。《新視聽經濟學》共八章,分別為活躍而相互依存的系統、圖像消費:持久性與創新性、視聽節目、新視聽經濟學、奈飛和Youtube:攪局者、付費電視的轉型、電影業的穩定性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