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時間里的光譜”“如泥土的愛”上下兩編,并附有評論家為本詩集撰寫的序與后記,比較全面地展現了這位“80后”詩人的詩歌風貌和創作特色。黃保強的詩歌自廣闊的大地泥土中汲取養料,從平凡而意蘊無限的生活中發現詩意。他主要書寫對故鄉、親人深情的回望,以及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的悲歡離合、不易與堅韌,記述生命中動人的瞬間,這令他的詩歌質樸而富含內蘊,在簡潔克制的詩行中包蘊著打動人心的力量。
本書以“當代氣象,多元風格,純粹品質”為宗旨,精選2023年第三季度發表在全國知名文學刊物、作品集中的詩文,同時也注目于網絡平臺發表的優秀詩作。本書的編選不拘泥于詩人的名聲或年齡,只選取富有創作力的詩人,展現豐富而有活力的當代詩歌寫作實績,同時,特別選編“分野的詩”一輯,收錄首發于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詩歌,展現當代詩歌新氣象。本書詩文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兼收并蓄,多角度地展現了當下詩歌創作與批評理論的創作實績。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百多首詩歌。其中有傾聽自己內心的詩歌,如《幸福的味道很好聞》;有對歲月光陰流轉的記錄,如《我偷了春天里的一朵小花》《最美七月是荷花》《是三月生下了春天》等;有對愛情美好的記錄,如《秋天最適合想念》《思念是一場不停的雨》等等。
本書是一部詩集,收錄了作者這些年遐思旖旎,是靈光一現的薈萃,心有所得、夢有所感、日有所悟。內容既包括西域草原的獨特景致,如沙漠,圣湖,寺廟,雪山,蓮池;也有胡楊,杜鵑,蒹葭,翠鳥,蝴蝶等自然風物;還有井岡山,西柏坡,狼牙山,圓明園等名跡遺址;以及月光,傍晚,街道,老船夫,歌聲,姥姥,春雨,春耕,母校等生活日常;更有司馬遷,李清照,普希金,楊玉環,王昭君等歷史人物。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珠吟玉詠,無不深情備至,從心而出,有感而發。行云漫漫,纏綿遺遠,流響于梧桐!
本書收錄《大地血脈》《半城山半城水》《和諧江山》《中國春天》《讓夢揚帆》等歌詞作品150余首。書中收錄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贊美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創造,贊美生活,贊美愛情,表現出孜孜以求的美好情懷。書中很多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已被譜為歌曲傳唱,既具有詩歌的韻律美,也具有歌詞的文字美,還具有內容的意蘊美。
本書是詩人孜格的詩歌合集。作者表達了對故鄉、愛情的眷戀,對生命的不停叩問。作為三峽游子,巴山的山山水水,自然成為作者的詩歌意象,已經根植于作者的靈魂。而成都平原是作者的第二故鄉,對于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人間三千年的美好場景,作者用詩性的眼光,實驗了一場哲學的表達。孜格的詩擅長綜合運用通感、比喻、象征、聯想等藝術手法來表達內心感受,有不錯的文學價值。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大自然的感悟不是浮光掠影的湖光山色,不是走馬觀花,而是有思考、有暖意地把大自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體驗,把自己的情感和
王計兵是近來廣受關注的外賣詩人、騎手詩人,他的詩歌具象生動,感情真摯接地氣,靈動溫暖而富有哲思,很容易引發讀者、普通勞動者的共鳴,并被自發閱讀、傳播。在大力倡導作家創作要服務于廣大人民,作品要貼近廣大人民的現實生活,作家要“做人民的學生”的大背景下,王計兵的詩作顯得尤為突出。已出版詩集《趕時間的人》《我笨拙地愛著這個世界》都收到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新詩集《低處飛行》入選“2023年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扶持項目”
本書作者阿倫,畢業于清華大學法學專業,系金融領域從業者,卻一直熱衷于詩歌創作,寫詩是其生活方式的一種,很多詩歌創作于通勤路上,作者由此得到一個“地鐵詩人”的雅號。《奔走在金融界的地蛋》是作者十余年來詩歌的集結,更是生活、情感與思考的濃縮。里面既可看到作者徜徉于盛世河山、雄姿英發的身影,聽到他對于鄉土故園的深深禮贊,體會他對高堂愛子、友朋路人的真摯情感,也能感同身受他作為“中年纖夫”在生活無邊的河床上摸爬拉纖的沉重無力。
本書分為四個小輯,白云記、簡單的自傳、另一個崔巖正在發生、我有參差不齊的句子。主要內容包括:《橋》《衢州小史》《龍游行記》《舊巷》《酹月》《再仿金源王氏賢良宗祠》《登大考山力竭而坐》等。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詩詞作品的小集,作者在研究詩詞理論的同時,也常有創作。全書分為人生也如仄仄平、星空集、七滋八味、放懷歌一曲、曲成初按等五篇。小集里詩詞按時間順序編排,里面既有古體詩詞,也有現代詩詞作品。詩詞觀點正面,用律、用典工整適當,語言運用準確。反映作者一生經歷的酸甜苦辣,起起浮浮,人生百味;也有對美景、節日、自然現象的抒懷。詩詞寓意哲理,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也有對丑陋現象的抨擊。由于作者在詩詞方面造詣頗深,所以其作品對廣大詩詞愛好者學習詩詞寫作有一定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