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腎病學術流派是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西省名中醫高繼寧教授秉承先父“三晉名醫”高學圣老先生家傳,沿襲山西腎病名家于家菊、孫郁芝教授治腎經驗及結合高繼寧教授40余年的技術專長所創立的具有中醫特色的地域性學術流派。在李紅教授的主持下,本書由高繼寧教授攜親傳弟子們,整理、總結高氏腎病學術流派近百年來的臨證經驗,詳細介紹了高氏腎病的學術思想及理論體系,其內容包括高氏腎病學術流派概述、名家經驗、理法方藥、醫案薈萃及中醫腎病學科建設等,是一部集學術思想、臨證經驗、方藥特色、養生調攝
中醫是一門非常重視臨床的醫學,所以熟讀名醫的醫案是學習中醫的重要途徑。《名中醫治療血液病醫案精選》收集整理近現代名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醫案,每一個醫案都精挑細選,要求必須有復診,而且有確切的療效,醫案之后還有分析總結,對于臨床中醫師尤其是基層中醫師有非常高的指導價值。
本書包括上、下兩篇, 上篇為疾病概述、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特色方藥、其他特色療法, 下篇為近現代醫家臨證經驗、歷代醫案, 旨在從古籍文獻中挖掘整理、系統分析歷代醫家診治臌脹的學術和實踐精華, 從古籍文獻中尋找理論根基和臨床實踐的源泉。
本書意在選取古代和現代中醫臨床名家治療糖尿病的驗案,以資臨床借鑒。現代糖尿病病醫案記錄廣泛,書籍、雜志報道病例及治療非常之多,為我們研究本病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臨床資料,但由于本書篇幅及編者精力有限,不可能盡選。本書精選了其中的精華部分,其遴選標準:一是醫案必須出自中醫名家;二是醫案必須有復診情況,能夠判斷治療效果。
本書對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的臨床診療處方、中醫經方在臨證中的具體應用、常用藥對藥組的配伍意義與應用、典型醫案與中醫理論的臨證體會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將作者的診療思路、處方用藥、學術思想以案例實錄的形式展現出來。
本書以病名為綱目,以中醫各家學說為引導,突出臨床,貫穿名家學說、現代研究、臨床病例分析,真正地體現了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書共七章,內容包括:中醫治則與治法、中藥與方劑、心腦系病證、肺系病證、脾胃系病證、肝膽系病證、腎系病證。
本書先介紹了中醫學概述;后重點論述了臨床各科室病證的中醫治療,針對病證從病因、病機、檢查、治療等方面介紹。
《中醫古籍文獻探微》是成都中醫藥大學范家永教授多年講授中醫古籍文獻的心得體會,全書從中醫文獻源流、中醫古籍分類、中醫古籍目錄、中醫古籍版本、中醫古籍校勘、中醫古籍輯佚、中醫古籍訓詁、中醫古籍與避諱、中醫古籍紀年(月、日、時)等方面展開研究,書中所舉實例,全部采自中醫古籍文獻,精準而實用。作者在綜合論述下,力圖揭示中醫古籍文獻與一般文獻的特異性以及需要特別注意之處,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尤其對中醫初學者來說,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本書由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舌象專業研究委員會掛牌單位廈門大學醫學院中醫系和廈門中醫院肝病專家團隊編寫。本書主要介紹舌診的基本知識,常見肝病辨證與舌象,肝病常用藥與舌象,肝病常用方劑與舌象。圖文結合,精心挑選135幅典型、高清的舌象圖片,舌象均采集自編者臨床實踐,附有在舌診指導下進行肝病辨證論治的醫案。力求幫助中醫師能更好地進行肝病的辨證論治。本書適合中醫師及中醫學生閱讀參考。
《心臟病食療用藥看這本就夠了》一書詳細介紹了心臟的結構與生理功能,心臟病的病因,心臟病的臨床分類,心臟病相關檢查、心臟病患者的保健以及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和風心病的食療與用藥。包括中西藥治療、藥膳調養、飲食原則和食譜主輔料、烹飪與服法、功效、適用人群和搭配等。全書共收錄治療心臟病的中西成藥制劑100余種,藥膳和食療食譜300余個,所選中藥均為安全、易得的藥食兩用之品,烹飪方法簡便。本書內容豐富,新穎實用,可操作性強,適合基層醫師、心臟病患者及其家屬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