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政治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制憲權是一種創造新的憲法、確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權力,是現代政治的本源性權力。本書是一部研究德國政治思想家卡爾施米特國民制憲權理論的著作,主要圍繞制憲權的起源、運作機理及其思想史淵源,制憲權與憲定權的神學和形而上學基礎,制憲權在日常狀態下和非常狀態下的權力形態,作為主權者的人民在日常狀態下和非常狀態下的存在形態,主權者的代表制等現代政治的重大命題展開分析研究。本書在精讀精解國民制憲權理論的主要邏輯與核心觀點的基礎上,以西方政治思想史為經,將卡爾施米特放在相關政治思想
本書為作者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師從張國清。全球正義是一項正在發展中的理論與實踐。它討論人類在全球社會中應賦予彼此的正義義務,試圖解決全球實踐性難題,包括全球貧困、氣候變化、資源分配、國際干預等。它的支持者持有世界主義立場,但在具體觀點上存在差異,為全球正義提供了多種思辨維度和多個實踐方案。在實踐上,全球正義已在社會運動和國際建制上有所成就。然而,全球正義作為全球化時代的思想試驗和實踐探索,它不可避免地帶有自身的局限性,受到諸多批評。全球正義作為跨國正義問題,其最大的困境是理論與現實間
《公共管理:案例與實務》是在西方“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浪潮持久廣泛推進、公共管理改革緊張進行、公共管理教育大力發展的背景之下,搜集近年來國內外公共管理的經典案例并加以分析,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法,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公共管理問題和解決該類問題的思維、能力。書中的案例教學方法是包括教師在內的各類培訓者以教學案例為基礎,在課堂中幫助培訓對象達到特定教學目的的一整套教學方法及技巧。20世紀30至40 年代,公共管理領域逐漸引入這一教學方法。如今,案例教學被廣泛運用于各種不同經驗
當今社會面臨越來越復雜的挑戰,必須找到應對之策。來自政策科學研究的知識和見解能夠為應對當今和未來的社會挑戰做出重要貢獻。雖然政策科學是一門以問題為導向的應用科學,但自誕生之日起,它就非常重視基礎研究,即政策理論研究,政策科學的科學地位也因此得以不斷鞏固和提升。 根據政策科學的現代概念,我們必須持續推進基礎研究,在系統知識和結構理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政策研究水平。為此我們編寫了這本政策理論研究的工具書,把分散在眾多文獻中如何進行政策理論建設的經典論述和一些重要的政策理論觀點匯集整合起來,
本書作者對資本主義進行研究,收錄了《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對人的全面剝削》《在數字化全景監獄里》《唯死亡之物才透明》《數據主義和虛無主義》《虛空之苦》《跳躍的人》等文章。
本書是研究黃薄憲外交活動及其思想的學術專著。全書共分為六章,從宏觀和微觀等角度來論述黃薄憲的思想和具體實踐,借助部析其思想形成的背景、內涵和啟示,既揭示了其思想對近代中外關系乃至國際關系發展的啟迪意義,又指出其對湖南新政、維新運動的重要景響。該書旨在論述包括黃遵憲在內的近代外交家的活動所共同詮釋的精神,即中國人獨立自主的和平思想,有助于讀者了解中國近代外交史,并傳承和發揚先賢對祖國富強和世界文明和平的信仰。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的經權觀研究”的結項成果,是目前國內首部系統對中國傳統經權觀進行研究的著作。全書共分七章,分別對中國傳統思想中“經”“權”的基本含義與歷史演變、先秦時期的“權”論、漢代之后經權關系理論的興起與發展、“經”“權”行為正當性的價值依據、“經”與“權”的實踐尺度、經權觀中道德實踐的辯證智慧以及中國傳統經權觀的總體評價與現代啟示等問題進行研究和闡述。總的來說,本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的經權觀,以期能夠為當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有效性提升,以
先秦原始儒家的政治哲學思想是我們現代政治生活中的一種重要資源。這種資源與我們的民族精神相依為命,甚至不可或缺。我們應該正視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在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汲取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全面學習、涵化全世界優秀文化,融會貫通,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建立一種全新的、涵容中西文化精華的、適合中國歷史文化現實的當代中國政治體系,是我們自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必由之路。 本書打通了傳世文獻與新近出土文獻資料的阻隔,在心性學與政治哲學的交融互動中,考鏡源流、明統知類、察勢觀風而知人論世,
本書緊跟社會發展形勢,追蹤社會熱點問題,援引新政策案例,突出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描述性和解釋性相結合、客觀性與思辨性相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特征,以公共政策過程為研究框架,分析政策周期的一系列功能性活動,系統地介紹了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鮮活地展現了政策從無到有的發展周期,生動地描述了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深入地分析了一個個具體的政策案例。本書不僅適合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MPA等各類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各級政府管理人員
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在研究工人勞動,思考無產階級解放的過程中,實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哲學變革,又在指導工人運動,總結無產階級革命經驗,批判工人錯誤思想的實踐中,逐漸完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并通過考察雇傭勞動關系,解析資本邏輯,呼吁工人權利,最終揭開政治經濟學的謎底。本書以文本解讀為依托,著眼馬克思的理論批判、革命實踐同其工人階級理論的相互關聯,通過呈現馬克思從轉向工人階級立場到參與革命實踐,從創建無產階級政黨到為其爭取科學上的勝利等不同時期的思想樣貌,以歷史發生學視角重釋馬克思工人階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