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計算流體力學、實驗流體力學、飛行仿真與虛擬現實等學科理論,采用建模分析、數值仿真、虛擬飛行風洞實驗與地面飛行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結冰后的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力學特性進行闡述。重點對結冰導致的復雜非定常流動特性、飛機氣動特性和飛行特性變化規律、非定常空氣動力學和非線性飛行力學的耦合作用及其與飛行安全之間復雜作用過程和規律進行論述,參照大型飛機適航標準與要求,探討結冰影響飛行安全的規律以及致災機理。
本書主要從動力學模型機理分析的角度,基于人-機-環閉環系統,論述了運輸機的駕駛員誘發振蕩(PIO)現象的影響因素和抑制方法;基于穩定性理論對人-機-環系統進行了穩定性分析與穩定域的估計;基于極值理論對PIO科目風險進行定量評估,為運輸機的系統設計與安全性預計提供理論支撐。在本書的最后,對PIO地面模擬試驗的平臺搭建與組織方法進行了介紹。
本書系統梳理了跨聲速風洞內的主要噪聲源,總結了典型噪聲源的數值建模與仿真計算方法,結合大量的試驗數據深入分析了跨聲速風洞內的噪聲源特性。在此基礎上,針對典型噪聲源提出了降噪方法及特定結構的聲學設計方法,包括管路降噪方案、通氣壁試驗段聲學設計等。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為風洞聲學設計和試驗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高校從事相關工作的研究生。
本教材為《直升機空氣動力學與性能》,由經驗豐富的授課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適應當前國內教學改革的需要,結合直升機運行實踐的經驗編寫而成。本書作為航空器制造專業(直升機)方向的專業課程教材,以微積分、線性代數以及物理課的力學部分為基礎,重點介紹直升機低速、高度空氣動力學的基本原理,運行實踐中直升機運行性能基本研究方法。本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直升機飛行、維修、運行等專業的專業基礎教材,也可供有關技術人員作為自學用書。
本書以項目為載體介紹了通過數值仿真實驗研究飛行力學相關問題的方法, 內容涉及: 鉛垂面內的無控彈道計算和無控彈道散布研究 ; 鉛垂面內彈道設計與成形控制 ; 六自由度無控彈道解算及散布分析 ; 攻角、側滑角、速度傾斜角導數的計算 ; 垂直發射導彈方案彈道仿真 ; 英美坐標體系下六自由度無控彈道建模與解算 ; 追蹤法、平行接近法、比例導引法和三點法導引彈道 ; 導彈縱向動態特性分析 ; 面對稱飛行器側向動態特性分析 ; 質心移動對飛行器飛行穩定性和操縱性的影響 ; 補償導彈阻尼不足的方法
本書順應新工科的時代要求,圍繞航空航天結構一體化概率分析及優化設計工程背景,結合智能設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著重介紹多學科多目標動態可靠性與靈敏度分析的先進代理模型理論與方法,以及基于不同目標的可靠性優化設計,主要內容包括航空航天復雜結構可靠性設計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基于加權代理模型法的復雜結構動態概率分析方法、基于混合代理模型法的復雜結構動態概率分析方法、基于移動代理模型法的復雜結構動態概率分析方法、基于分解協調代理模型法的復雜結構動態協同概率分析方法、基于智能建模的復雜結構嵌套目標概率分析
本書共分為6章,第1章定義并介紹了不同類型的航空器和航天器
高超聲速氣動光學效應會導致飛行器在高超聲速條件下難以對前方目標紅外成像進行探測,已成為紅外成像制導武器打擊速度得以進一步提高的障礙,也是限制高超聲速武器作戰效能的瓶頸。本書是作者在高超聲速光學頭罩氣動光學效應方面二十余年研究的凝練總結,梳理和總結了高超聲速氣動光學效應的原理、技術與工程應用,希望能夠體現氣動光學本身豐富的科學內涵。
本書主要關注大展弦比運輸類飛機機翼和小展弦比戰斗機類飛機三角翼。重點介紹和討論了飛機機翼空氣動力學中分離流和渦流方面的科學問題與工程問題。旨在促進對飛機機翼分離渦系基本特性的理解,從而在大型運輸類飛機與戰斗機類飛機機翼設計中更好地處理分離和渦流現象。
本書重點介紹了空氣動力學領域常用的實驗設備和實驗技術,旨在為空氣動力學專家以及更廣泛的流體力學領域提供最新的實驗手段和技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專門關于測量技術和儀器的,這些測試手段在過去40年里經歷了巨大的進步。這些進步使我們能夠使用先進的流場診斷技術,增加對復雜流動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