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期,涉水建筑物的存在可能導致河道水位顯著抬高,影響其行洪能力,開展河道涉水建筑物防洪評價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本書以常見的涉水建筑物、包括碼頭、船臺艦橋、港口、光伏電站等四個對象,進行防洪評價案例分析。全書分為10章,包括:防洪評價研究背景、碼頭樁基障洪的數學模型處理方法、臨時碼頭工程防洪影響評價、船臺艦橋工程防洪影響評價、避風港工程防洪影響評價、光伏發電項目基礎樁的防洪安全分析、涉水項目防洪安全的監測技術-以橋墩沖刷為例、生態島防洪影響評價、輸電線塔的防洪影響評價、防洪評價中一些常見用圖案例
本書以黃土高原淤地壩壩系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勘察、資料收集和實驗測試分析,運用多學科理論及“3S”技術和數值模擬技術,以小流域淤地壩壩系防洪風險評價為研究核心,系統分析不同壩級、不同級聯方式(串聯、并聯和混聯)淤地壩蓄水攔沙作用與淤地減蝕機制,辨析小流域壩系與溝道單元壩系分片、分層對洪水泥沙的控制關系,闡明小流域淤地壩壩系防洪攔沙能力的級聯效應,研究提高小流域淤地壩壩系防洪能力的壩系布局與壩級配置方法,建立小流域淤地壩壩系防洪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以典型小流域為例,進行壩系防洪風險評價,提出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