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4月9日,倫敦蓋伊醫院三位著名的外科醫生為中國病人何魯切除一個重達56磅的巨瘤。在長達1小時44分鐘無麻醉的手術過程中,何魯多次昏厥,最終死在手術臺上,時年32歲。
本書以鴉片戰爭之前英國試圖通過西醫敲開中國大門背景下的小人物何魯的跨國醫療事件為主線,利用海內外諸多一手資料,將此事引起的震撼,特別是對英國政壇和近代外科學史的持久影響作了精心刻畫,展現了中英關系、醫學進步、醫學倫理、東方形象等政治、外交、科技、文化圖景。
醫學與健康史領域的研究近年來進展迅速。約翰·伯納姆在本書中把醫學史介紹給了對該領域比較生疏的讀者。他讓我們一窺堂奧的這個領域,一度只有醫生們縱筆馳騁,而在今天,它不僅吸引著一般的歷史學家,也吸引著決策者和各種類型的醫務工作者。 醫學史的魅力在于歷史本身固有的戲劇性,醫學化勢力與去醫學化勢力之間持續的較量,尤其涉及如下五個方面:所有時間、所有地點的治療者,從作法的巫師到技術專家;各個時代、各種文化中的病人;種種疾病,從魔鬼附身到每半小時擴大一英寸的可怕感染,還有不易察覺的環境毒害;新思想的發現與傳
本文旨在對當代西方哲學的身體轉向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在當代西方哲學的身體轉向視域下對未來醫學話語的重新建構進行探過,身體在西方暫學發展的歷程中,遭遇了被“輕視”、被“禁”以及被“隱匿”的歷史命運。隨著西方哲學“翻身”運動甚第塵上,身體主體取代意主體逐漸成為當代西方哲學發展的難逆之勢,身體已經成為當代暫學舞臺上的核心話題,在現象學身體視域下,現代生物醫學應突破狹隘的、物化的身體觀,以身心一體之身、自足性之身、互體性之身以及作為世界本體的“大身子”為理論基點,在未來醫學中構建大生命觀、大疾病
《醫學工程科研實戰解析》基于目前的學科發展現狀以及作者多年實際研究經驗積累,系統并且詳實地對醫學工程領域科技論文成果產出全生命周期進行闡述。具體內容涉及醫學工程科研選題來源,數據處理,科研論文撰寫的通用方法,以及醫學工程典型論文寫作解析。此外,還對科研論文的投稿以及課題申報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本書是醫學工程從業人員的一本科研寶典,可供醫學專業高校師生以及醫院醫學工作者在從事實際科研工作時參考。
本書記錄了富馬利于18841917年在中國期間生活、行醫、翻譯西方著作等片段,著重反映了在廣州創辦女子醫學堂及柔濟婦孺醫院(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經歷、在廣州行醫的種種遭遇等。附錄收錄了收錄了譯者從不同的期刊雜志中搜索到的與富馬利相關的文獻、與原著正文相互印證的圖片及清末民國時期有關廣州女醫學堂的文獻等。
當代醫學面臨的一系列難題,與對醫學的片面理解密切相關,研究人類對人體及其疾病理解的演化過程和規律,呈現醫學與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匯集了作者在醫學史研究和教學工作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為中國近現代醫學史、醫學思想史、醫學社會文化史、中外醫學交流史、醫學編史學和醫學史教育六編。書中的文章展現了中國近現代醫學的發展歷程,也涉及對醫學史學科建設的思考,能夠幫助人們重新審視醫學的目的,把握醫學的發展趨勢。
《語言規劃學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北京語言大學主辦,李宇明教授主編的學術期刊,編委均為全國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該期刊主要為國內外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研究、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研究、語言生活調查研究、少數民族語文應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成果。本期《語言規劃學研究》設置了三個欄目,分別為語言生活研究、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研究、應急語言服務研究,共11篇學術論文。本期文章均為語言規劃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對相關研究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本書主要圍繞目前我國醫學衛生事業發展工作中諸如醫學異化、醫患關系、中醫學的科學性、中醫傳承教育及醫療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全書共十一章,對直面現實問題的形成原因、狀況進行層層分析、追問,并探索解決思路、方法,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意見,有較深層次的積極意義,為解決現實問題和困境、完善管理、促進我國醫學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啟示性作用。
邁入新世紀的醫學日新月異,在現代化的征程上高歌猛進,不僅在生命科學前沿“捧星摘月”,也給百姓帶來診療、預防、健保的累累福利,贏得陣陣掌聲與朵朵鮮花,但懷疑與質疑的聲音也不絕于耳,形成特有的“現代性困惑”(魔咒),包括對醫學超越生死、苦難、生命誘惑的過度期許,醫學目的的重審,醫學良知的呼喚,以及醫學污名化,醫生妖魔化,醫患關系惡質化的撥亂反正。如果缺乏職業反思的清醒,醫學必將落入“做得越多,抱怨越多” “占據技術制高點,失守道德制高點”的悖論與怪圈。于是乎,作者將學術忠誠轉化為醫學自我針砭的“柳葉
本書主要介紹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醫療信息領域尤其是電子病歷文本中的應用。本書首先對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術做了介紹,然后給出相關技術在醫療信息領域的應用案例。本書還介紹了知識抽取的一些前沿技術與實踐。 本書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基礎知識、知識抽取、醫療電子病歷研究與實踐,以及前沿技術與實踐。 第一部分包括第1~3章,主要介紹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知識、技術發展路線、相關任務以及詞表示模型等。 第二部分包括第4~9章,主要介紹知識抽取的相關任務和技術,其中包括實體識別、關系抽取、領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