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法律人進階譯叢”之一,詳細介紹了日本的擔保物權法。對于我國擔保物權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擔保物權法與金融、經濟命脈密切相關,在民商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民法典編纂的背景下,尤為凸顯。鄰國日本是如何規定和不斷演化的呢?道垣內弘人教授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解了復雜疑難的擔保物權法,從制度、條文的立法趣旨到最新的實務、判例,都進行了系統詳盡的講解。本書無論對法學學習、研究或實務而言,都是一本值得信賴的基礎性著作。
本書為日本當代著名刑法學者大谷實教授有關刑法總則的最新見解,被譽為“值得信賴的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刑法教材”。 本書基于正在發生巨變的日本刑事立法以及學說,以刑法的目的不僅僅是保護法益,而且是通過防止法益侵害,達到維持社會秩序的見解為基本立場,對日本刑法學說中相關見解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說明。這種見解,將以社會倫理規范為基礎的社會相當性作為解釋刑法的重要參照,并將其貫徹到每一個具體問題的分析當中,試圖整合當代日本刑法學中由來已久的結果無價值論和行為無價值論的對立。本書作為日本當今最為流行的刑法
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推進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法律問題。目前,各國都在加快推進互聯網法治建設,本書堪稱“及時雨”,是對互聯網相關法律現狀以及課題進行全面概括的教科書級著作。本書結合大量實際案例,對伴隨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而出現的新的法律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它讓我們意識到由互聯網引發的法律問題的復雜性以及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之困難的同時,也讓我們對互聯網的光與影、涉及互聯網的憲法﹒刑法﹒民法問題、互聯網對法律制度以及人類未來社會的影響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思考。
本書在全面介紹日本刑法理論的歷史與現狀的基礎上,綜合社會發展、文化傳統等客觀要素,對相關理論進行了評析,具有如下三個特點:第一,介紹并評析了日本近年的最新刑法改革,例如2016年新設部分緩刑制度、2017年改革性犯罪立法與增設共謀罪等,并留意判例的動向,例如肯定2022年“無身份者與有身份者共同實施職務侵占行為,對無身份者應根據侵占罪的法定刑確定追訴時效”的判例。第二,在比較日本刑法理論爭議的同時,突出判例的立場變化,分析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第三,在介紹日本刑法理論現狀之際,關注具體理論形成的背景
丁若鋪(1762-1836)是朝鮮王朝后期的著名學者,以《經世遺表》《牧民心書》《欽欽新書》為代表的“政法三書”集中體現了丁若鏞的經世思想。其中《欽欽新書》記載了中朝兩國歷代的犯罪案件,是目前已知的東亞傳統判例集中唯——部同時記錄兩國以上案例的著述,有很高的史料與學術價值。《欽欽新書》收錄并援引了大量的中國史料,包括十三經等儒家經典、中國正史、歷代中國法典、私家律學著作以及公案小說、法醫檢驗書籍等,集中朝兩國律學研究之大成。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欽欽新書》與中朝傳統法律
本書以日本文化藝術領域的部門憲法——《文化藝術基本法》為核心,在全面梳理日本文化藝術立法史及其文化藝術法律體系的基礎上,比較研究了日本現行《文化藝術基本法》(2017)、《文化遺產保護法》(2021)、《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2013)、《國民祝日法》(2018)以及《阿伊努文化振興法》(2019)和《阿伊努民族支援法》(2021)等重要法律。這些法律不僅是日本國家文化藝術行政的基本保障,也促成了日本成為世界文化強國,對其進行比較研究不僅可以為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的法治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本書是《日本典型擔保法》的姊妹篇。同樣以專題講義的形式深入地闡述了讓與擔保、融資租賃等非典型擔保中的重要課題。與抵押權、質權等擔保物權不同的是,此類所謂的“非典型擔保”在民法典中并無明文規定。如何分析此等非典型擔保,是解釋學上的難點。對此,要關注其與民法上既有法理的關系,與其他民法條文(特別是典型擔保條文)、民事執行法和破產法各類條文、判例和學說的關系,以及在解釋中思考應有的擔保制度為何。本書展現了如何在上述“不自由”的思考中推導出妥當結論的艱苦探索,并希望能給與中國的擔保法學和實務以啟發。
本書對越南從古到今的法律制度發展情況進行了概述,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越南各時期法律制度的發展”分析了越南傳說中的文朗國與甌雒國時期的社會與法律形態,梳理了越南地區在南越國、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等北屬時期所實施的法律制度,闡述了越南立國后的封建時期國家機構設置、官制和法律制度的發展,介紹了其法屬殖民地時期以及“二戰”后的法律發展概況。下篇“越南現代各部門法的發展”對1945年后越南法律制度發展情況分別從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勞動法、司法與訴訟制度等不同方面進行了論述。
本書是作為日本擔保物權法權威專家的近江幸治教授在擔保物權領域的心血之作, 也是日本擔保法律問題相關研究的必參書籍。本書作為擔保物權法的經典教材, 非常重視擔保基礎理論的講解, 較為完整地收錄了日本最新的立法、相關解釋及判例, 其學術價值在日本得到普遍認同。本書不僅在于將一本優秀的外國擔保法著作介紹入國內, 更重要的是, 可以通過對日本今年對于金融法、擔保法研究理念和內容變化的了解, 對我國今后的金融法、擔保法及物權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國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