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高職高專智能建筑系列教材,結合智能建筑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系統應用實際,著重闡述計算機局域網知識與組網技術,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知識與施工技術,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知識與系統安裝維護技術。全書分為3篇,共9章,分別是:第1篇計算機局域網,包括智能建筑概述、通信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網絡工程及局域網組網訓練;第2篇綜合布線系統,包括綜合布線系統與工程設計、綜合布線工程施工任務;第3篇衛星電視系統,包括衛星通信與有線電視系統、衛星電視系統施工任務。
1篇計算機局域網
第1章智能建筑概述1
1.1智能大廈2
1.2智能小區2
1.3我國智能建筑的發展4
思考與練習5
第2章通信技術基礎6
2.1通信基本概念6
2.1.1通信系統分類6
2.1.2信號7
2.1.3信道8
2.2模擬通信9
2.2.1模擬信號的基帶傳輸9
2.2.2模擬信號調制方式10
2.2.3頻分復用12
2.3數字通信12
2.3.1信源編碼13
2.3.2數字信號基帶傳輸技術16
2.3.3數字信號載波傳輸技術19
2.3.4時分復用技術22
2.4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27
2.4.1模擬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27
2.4.2數字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27
思考與練習28
第3章計算機網絡基礎30
3.1計算機網絡概述30
3.1.1通信網絡30
3.1.2計算機網絡31
3.1.3計算機網絡設備31
3.1.4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36
3.1.5計算機網絡的分類38
3.2網絡體系結構和協議39
3.2.1計算機進程通信與協議概念39
3.2.2ISO與OSI網絡體系結構41
3.2.3TCP/IP體系結構及相關協議45
3.2.4IEEE 802標準系列及其體
系結構52
3.3局域網組網技術57
3.3.1局域網常見類型57
3.3.2網絡的互聯設備68
3.3.3互聯網接入方式75
3.3.4網絡操作系統81
3.3.5網絡的管理83
3.3.6網絡的安全84
思考與練習86
第4章計算機網絡工程88
4.1計算機網絡系統組成88
4.1.1主干網絡88
4.1.2子網88
4.1.3對外互聯89
4.2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90
4.2.1設計的目標和原則90
4.2.2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步驟91
4.3計算機網絡工程實例105
4.3.1工程概況和設計要求105
4.3.2設計原則105
4.3.3網絡信息點統計105
4.3.4網絡結構105
4.3.5設備選型與配置106
4.3.6IP地址規劃112
4.3.7方案特點113
思考與練習114
第5章局域網組網訓練116
5.1雙絞線制作116
5.1.1任務描述116
5.1.2實操要求116
5.1.3知識準備116
5.1.4操作步驟117
思考問題119
5.2雙機互聯119
5.2.1任務描述119
5.2.2實操要求120
5.2.3知識準備120
5.2.4操作步驟122
思考問題123
5.3組建對等局域網123
5.3.1任務描述123
5.3.2實操要求124
5.3.3知識準備124
5.3.4操作步驟125
思考問題126
5.4WLAN組網126
5.4.1任務描述126
5.4.2實操要求126
5.4.3知識準備126
5.4.4操作步驟128
思考問題131
〖2〗通信網絡與綜合布線目錄〖2〗5.5網絡操作系統的安裝與配置131
5.5.1任務描述131
5.5.2實操要求131
5.5.3知識準備131
5.5.4操作步驟135
思考問題138
5.6小型局域網組網與管理138
5.6.1任務描述138
5.6.2實操要求138
5.6.3知識準備139
5.6.4操作步驟142
思考問題159
5.7以太網交換機的配置159
5.7.1任務描述159
5.7.2實操要求159
5.7.3知識準備159
5.7.4操作步驟163
思考問題166
5.8防火墻的操作與配置166
5.8.1任務描述166
5.8.2實操要求167
5.8.3知識準備167
5.8.4操作步驟171
思考問題173
第2篇綜合布線系統
第6章綜合布線系統與工程設計174
6.1綜合布線系統結構175
6.1.1工作區子系統177
6.1.2配線子系統180
6.1.3干線子系統186
6.1.4設備間子系統和電信間子系統188
6.1.5建筑群子系統193
6.1.6管理193
6.1.7電氣防護與接地196
6.2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200
6.2.1設計原則與選型要領201
6.2.2綜合布線系統應用等級與設
計等級202
6.2.3設計步驟205
6.2.4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案例213
6.3綜合布線系統測試指標222
6.3.1綜合布線系統測試模型223
6.3.2銅纜系統電氣性能指標224
6.3.3光纖系統指標229
思考與練習232
第7章綜合布線工程施工任務233
7.1水平配線系統端接234
7.1.1任務描述234
7.1.2實操要求234
7.1.3知識準備234
7.1.4操作步驟236
思考問題237
7.2大對數銅纜端接237
7.2.1任務描述237
7.2.2實操要求237
7.2.3知識準備237
7.2.4操作步驟238
思考問題240
7.3語音點跳線管理240
7.3.1任務描述240
7.3.2實操要求241
7.3.3知識準備241
7.3.4操作步驟241
思考問題242
7.4數據點跳線管理242
7.4.1任務描述242
7.4.2實操要求243
7.4.3知識準備243
7.4.4操作步驟244
思考問題244
7.5銅纜系統測試244
7.5.1任務描述244
7.5.2實操要求244
7.5.3知識準備244
7.5.4操作步驟248
思考問題254
7.6光纖熔接254
7.6.1任務描述254
7.6.2實操要求254
7.6.3知識準備254
7.6.4操作步驟255
思考問題257
7.7同軸電纜系統測試257
7.7.1任務描述257
7.7.2實操要求257
7.7.3知識準備257
7.7.4操作步驟258
思考問題260
7.8光纖連接器制作260
7.8.1任務描述260
7.8.2實操要求261
7.8.3知識準備261
7.8.4操作步驟263
思考問題265
7.9光纖系統測試265
7.9.1任務描述265
7.9.2實操要求265
7.9.3知識準備265
7.9.4操作步驟268
思考問題270
第3篇衛星電視系統
第8章衛星通信與有線電視系統271
8.1衛星通信系統271
8.1.1衛星通信系統及組成271
8.1.2衛星通信技術272
8.1.3移動衛星通信276
8.2衛星有線電視系統276
8.2.1信號源277
8.2.2前端子系統281
8.2.3干線傳輸子系統284
8.2.4用戶分配子系統286
8.2.5有線電視系統設計實例291
思考與練習294
第9章衛星電視系統施工任務295
9.1衛星接收天線和接收設備的安裝、
調試與維護295
9.1.1任務描述295
9.1.2實操要求295
9.1.3知識準備295
9.1.4操作步驟298
思考問題303
9.2有線電視線路放大器的安裝與調試303
9.2.1任務描述303
9.2.2實操要求303
9.2.3知識準備303
9.2.4操作步驟306
思考問題307
9.3衛星電視及有線電視用戶分配網故
障診斷與排除307
9.3.1任務描述307
9.3.2實操要求307
9.3.3知識準備307
9.3.4操作步驟308
思考問題309
參考文獻310第一節開環控制與閉環控制1
第二節自動控制系統分類3
第三節對控制系統的性能要求7
第四節研究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方法9
小結10
思考題與習題10
第二章自動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12
第一節數學模型簡介12
第二節典型環節及其傳遞函數和功能
框圖18
第三節框圖24
第四節自動控制系統傳遞函數32
小結35
思考題與習題35
第三章自動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法38
第一節概述38
第二節一階系統階躍響應分析39
第三節二階系統階躍響應分析42
第四節二階系統欠阻尼單位階躍響應
性能指標46
第五節二階系統擾動階躍響應分析48
第六節自動控制系統穩定性分析50
第七節自動控制系統穩態性能分析54
小結59
思考題與習題59
第四章自動控制系統的頻率分析法62
第一節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62
第二節典型環節的波德圖64
第三節控制系統開環波德圖的繪制72
第四節對數頻率穩定判據與穩定裕量74
第五節典型系統的開環波德圖與頻域
指標77
第六節開環頻率特性與階躍響應之間
的關系82
小結85
思考題與習題85
第五章自動控制系統的波德圖校正89
第一節自動控制系統校正的基本概念89
第二節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95
第三節預期開環頻率特性校正及仿真99
小結106
思考題與習題106
第六章直流相控調速系統108
第一節概述108
第二節單閉環轉速有靜差調速系統108
第三節單閉環轉速無靜差調速系統113
第四節轉速、電流雙閉環調速系統115
第五節可逆調速系統120
第六節直流相控調速系統仿真129
小結131
思考題與習題132
第七章直流脈寬調速系統135
第一節概述135
第二節直流脈寬調制電路135
第三節直流脈寬調速控制系統139
第四節直流脈寬調速系統實例143
第五節直流脈寬調速系統仿真146
小結148
思考題與習題149
第八章異步電動機調壓調速系統150
第一節概述150
第二節調壓調速系統基本概念151
第三節調壓調速系統152
第四節利用電動機的自身結構調速155
第五節異步電動機調壓調試系統仿真157
小結159
思考題與習題160
第九章異步電動機串級調速系統161
第一節串級調速原理161
第二節能量傳遞關系及串級調速系統
分類162
第三節串級調速系統基本特性164
第四節具有雙閉環控制的串級調速
系統166
第五節雙饋串級調速系統170
第六節異步電動機串級調速系統仿真171
小結173
思考題與習題173
第十章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系統174
第一節概述174
第二節變頻調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和機械
特性174
第三節變壓變頻裝置及其基本控制
方式179
第四節SPWM變壓變頻器181
第五節轉速開環變壓變頻調速系統186
第六節轉速閉環轉差頻率控制的變壓變頻
調速系統187
第七節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調速系統190
第八節異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調速
系統195
第九節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系統仿真198
小結202
思考題與習題203
第十一章位置隨動控制系統204
第一節概述204
第二節位置的檢測裝置205
第三節步進電動機位置隨動控制系統208
第四節直流伺服電動機位置隨動控制
系統212
第五節交流伺服電動機位置隨動控制
系統216
第六節位置隨動控制系統仿真219
小結220
思考題與習題221
附錄222
附錄A常用文字符號222
附錄BLaplace變換225
附錄C雙閉環調速系統工程設計方法226
附錄DMATLAB在自動控制原理中
的應用232
參考文獻245
目錄〖2〗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