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鑄造)國家示范性專業課程體系的教學要求,依托特種鑄造實訓車間編寫的理實一體化特色教材。與同時規劃的《銅合金鑄件鑄造技術》《鑄鋼生產技術》《灰鑄鐵鑄件生產技術》《球鐵鑄件生產技術》五本教材一起構成了鑄造專業“理實一體化”的特色教材體系。
在編寫過程中,力求體現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特色,貫徹“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的原則,通過校企合作、企業調研,由中國鑄造協會牽頭制定《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職業崗位標準》,并以《專業職業崗位標準》為基礎,根據就業崗位及工作任務的要求來篩選教學內容,并以實際的鑄件為載體,以“六步法”為框架,在鑄件的實際生產過程中融合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使學習過程更符合生產實際。
本書著重論述不同于傳統砂型鑄造的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兩種鋁合金鑄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藝過程。通過五個由易到難的情境設計,學習了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兩種特種鑄造方法,并在其中穿插了鋁合金鑄造工藝特點、合金熔煉工藝、常見缺陷檢驗等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鋁合金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的學習情境。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可以了解和掌握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兩種特種鑄造方法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根據具體鑄件和生產條件來選用正確的鑄造方法,并制訂合理的鑄造工藝,完成包括鑄造方法選擇、鑄造工藝制訂、鑄件生產和常見缺陷檢驗等在內的整個鑄造過程。
本書緒論、情境4由楊兵兵編寫,情境2、情境3由劉洋編寫,情境1由李光照編寫,情境5由賈娟娟編寫。本書由劉洋負責統稿。
本書作為高職高專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鑄造)專業“鋁合金鑄件鑄造技術”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鑄造專業的科研與生產技術人員閱讀。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不妥之處,懇請有關專家、各兄弟院校師生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鑄件的質量檢驗
(1)鑄件外觀質量檢驗鑄件的外觀檢驗通常不需要破壞鑄件,借助于必要的量具、樣塊和測試儀器,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鏡即可確定鑄件的外觀質量狀況。
1)鑄件形狀和尺寸檢驗。鑄件形狀和尺寸檢測,就是檢查毛坯鑄件的實際尺寸是否在規定的毛坯鑄件的尺寸公差內。通常對試生產鑄件的首件、成批或大量生產鑄件隨機抽樣檢驗;對于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鑄件,檢測鑄件圖和鑄造工藝文件規定的全部尺寸。對在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的鑄件尺寸,進行幾個控制性尺寸檢測。對需要機械加工的鑄件檢測時,應劃出機械加工基準線,必要時應對尺寸偏差較大的尺寸作適當的調整。
劃線檢測是最常用的鑄件尺寸檢測方法,即根據鑄件圖中的尺寸鏈和尺寸公差要求,借助于平臺、支承及必要的工、夾、量具,確定鑄件的測量基準,劃線檢測鑄件的尺寸。除此之外,還有三坐標測量儀法、超聲波測量法、解剖和著色紙印檢測法。
2)鑄件表面粗糙度的評定。鑄件的鑄造表面粗糙度是衡量毛坯鑄件表面質量的重要指標。鑄造表面粗糙度用未經機械加工的毛坯鑄件的鑄造表面輪廓算術平均偏差進行分級,并采用全國鑄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監制的鑄造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進行評定。
用鑄造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評定毛坯鑄件的表面粗糙度時,應按GB/T15056一1994《鑄造表面粗糙度評定方法》的規定進行。用比較樣塊評定毛坯鑄件的表面粗糙度,不適用于澆道、冒口、補貼的殘余表面;鑄件的表面缺陷應按缺陷處理,不列入被檢表面。
3)鑄件澆冒口殘余量的檢驗。鑄件澆冒口殘余量一般由供需雙方商定,或參照相關的鑄件標準,原則上應與毛坯鑄件表面齊平。鋁合金鑄件非加工面的澆冒口殘余量應與鑄件齊平,加工面的澆冒口殘余量應符合GB/T9438一1999《鋁合金鑄件》的規定,通常應比鑄鋼件和鑄鐵件嚴格。
對鑄件澆冒口殘余量檢驗不合格的鑄件,應進行打磨或修補。修補方法有焊補、粘補、膩子填補等,應根據鑄件質量要求,由供需雙方商定。
4)鑄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目視檢驗。用肉眼或借助于低倍放大鏡檢查暴露在鑄件表面的宏觀缺陷,同時檢查鑄件的生產標記是否正確齊全。檢查時,應判定鑄件的檢查項目是否合格,區分合格品、返修品和廢品。
目視外觀檢驗可檢查的缺陷有:飛翅、毛刺、裂紋、粘砂、澆不到、錯芯、錯型、氣孔、砂眼等。檢查前,鑄件生產廠應事先制訂或與用戶商定檢查項目的合格品標準。
5)鑄件內腔質量檢驗。鑄件內腔質量檢驗項目包括:鑄件的內腔形狀和尺寸,鑄造表面粗糙度,各種鑄造表面缺陷,鑄件內腔清潔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