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yè)系列規(guī)劃教材:工程力學》共分為三篇15章,第一篇為力系的平衡,內容包括:靜力學基礎、平面匯交力系、力矩與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第二篇為桿件的承載能力,內容包括:軸向拉壓桿件、剪切與扭轉、截面的幾何性質、梁的應力與變形、壓桿穩(wěn)定;第三篇為桿系內力分析,內容包括:平面桿系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的內力與位移、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用位移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用力矩分配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移動荷載的作用效應。
《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yè)系列規(guī)劃教材:工程力學》可作為高職院校道橋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等各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出版說明
前言
緒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一篇 力系的平衡
第一章 靜力學基礎
1.1 力與平衡的概念
1.2 靜力學公理
1.3 約束與約束反力
1.4 結構的計算簡圖
1.5 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章 平面匯交力系
2.1 平面匯交力系的概念與實例
2.2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3 平面匯交力系平衡條件
2.4 平面匯交力系平衡方程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章 力矩與平面力偶系
3.1 力對點之矩與合力矩定理
3.2 力偶及其基本性質
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條件
3.4 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4.1 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和實例
4.2 力的平移定理
4.3 平面力系向一點的簡化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應用
4.5 物體系的平衡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篇 桿件的承載能力
第五章 軸向拉(壓)桿件
5.1 軸向拉(壓)桿的內力
5.2 軸向拉(壓)桿的應力
5.3 軸向拉(壓)桿的變形
5.4 材料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質
5.5 拉(壓)桿的強度計算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六章 剪切與扭轉
6.1 剪切與擠壓的概念
6.2 剪切與擠壓的實用計算
6.3 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內力
6.4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與強度計算
6.5 矩形截面桿件的扭轉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 截面的幾何性質
7.1 靜矩
7.2 慣性矩、慣性積和慣性半徑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八章 梁的應力與變形
8.1 平面彎曲
8.2 梁的內力
8.3 梁的剪力圖和彎矩圖
8.4 梁的彎曲應力與強度
8.5 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與圖乘法
8.6 梁的變形
8.7 梁的剛度校核與提高梁剛度的措施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九章 壓桿穩(wěn)定
9.1 壓桿穩(wěn)定的概念
9.2 細長壓桿臨界力的歐拉公式
9.3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與經驗公式
9.4 壓桿的穩(wěn)定計算
9.5 提高壓桿穩(wěn)定性的主要措施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篇 桿系內力分析
第十章 平面桿系幾何組成分析
10.1 概述
10.2 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guī)則
10.3 幾何組成分析舉例
10.4 體系的幾何組成與靜定性的
關系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一章 靜定結構的內力與位移
11.1 多跨靜定梁
11.2 靜定平面剛架
11.3 靜定平面桁架
11.4 三鉸拱
11.5 靜定組合結構
11.6 靜定結構的位移
11.7 支座移動引起的位移計算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二章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2.1 超靜定結構的性質
12.2 超靜定次數的確定
12.3 力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程
12.4 力法的計算步驟和舉例
12.5 結構對稱性的利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三章 用位移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3.1 單跨超靜定梁的桿端內力
13.2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程
13.3 位移法的計算步驟和舉例
13.4 結構對稱性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四章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4.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14.2 多結點的力矩分配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五章 移動荷載的作用效應
15.1 影響線的概念
15.2 用靜力法繪制靜定梁的影響線
15.3 用機動法繪制靜定梁的影響線
15.4 影響線的應用
15.5 簡支梁的彎矩包絡圖和絕對最大彎矩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附錄型鋼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