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識圖》是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以“校企合作、定單培養”的模式,滿足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根據高等職業教學計劃大綱編寫的。本書以任務驅動課程模式理念為指導,以職業活動為主線,通過任務加強技能訓練。主要內容包括:圖樣的基石——平面圖形、平面圖形成圖的原理——投影法則、機械零件標準結構的表達及識讀等十個學習活動情境。
《汽車零部件識圖》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汽車行業從業人員崗
前言
緒論
學習活動情境一:走進工程語言世界
任務一 工程語言的基本要素--圖樣
任務二 圖樣的圖形表述--圖線和標注尺寸
學習活動情境二:圖樣的基石--平面圖形
任務一 平面圖形--抄畫自制呆扳手
任務二 運用尺寸和線段分析抄畫
平面圖形、標注尺寸
學習活動情境三:平面圖形成圖的原理--投影法則
任務一 投影的基本要素--投影面體系和投影法則
任務二 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法則
任務三 直線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法則
任務四 平面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法則
任務五 空間一般位置直線的實長與平面實形的換面投影法
學習活動情境四:基本體投影圖的形成原理--投影法則
任務一 平面體的形成與其投影法則
任務二 曲面體的形成與其投影法則
任務三 平面與立體表面交線投影的法則與識讀
任務四 曲面體表面相貫線的投影法則與識讀
學習活動情境五:組合體的表達及識讀
任務一 組合體的表達形式與識讀
任務二 組合體三視圖識讀的基本方法及應用
任務三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學習活動情境六:機械圖樣的表達及識讀
任務一 機械圖樣的外部表達形式--視圖
任務二 機械圖樣的內部表達形式--剖視圖
任務三 機械圖樣的其他表達形式--斷面圖、局部放大、簡化畫法
任務四 機械圖樣的表達形式綜合應用
任務五 機械圖樣的表達形式--第三角畫法簡介
學習活動情境七:機械零件標準結構的表達及識讀
任務一 機械零件標準結構的表達--螺紋結構
任務二 機械零件標準結構的表達--鍵、銷連接結構
任務三 機械零件標準結構的表達--齒輪結構
任務四 機械零件標準結構的表達--彈簧與軸承
學習活動情境八: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
任務一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零件與零件圖
任務二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零件結構形狀
任務三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常見與典型的工藝結構
任務四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尺寸標注
任務五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公差與配合
任務六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形狀與位置公差
任務七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表面結構與表面粗糙度
任務八 汽車零件的表達及識讀--讀零件圖
學習活動情境九:汽車部件裝配的表達與裝配圖的識讀
任務一 汽車部件裝配的表達--裝配圖概述
任務二 汽車部件裝配的表達--常見合理的裝配結構
任務三 汽車部件裝配的表達--裝配圖的畫法
任務四 汽車部件裝配的表達--識讀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學習活動情境十:汽車部件識圖
任務一 汽車的類型與組成
任務二 汽車發動機的識圖
任務三 汽車底盤、離合器、懸架部件識圖
附錄
附錄A 螺紋
附錄B 螺栓
附錄C 螺柱
附錄D 螺母
附錄E 墊圈
附錄F 螺釘
附錄G 銷
附錄H 鍵
附錄I 滾動軸承
附錄J 標準公差數值
附錄K 軸的極限偏差表
附錄L 孔的極限偏差表
附錄M 基孔制優先、常用配合
附錄N 基軸制優先、常用配合
參考文獻
汽車零部件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