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五章和兩個附錄,分別為會計法律制度、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財政法規制度、會計職業道德,以及相關法規等內容,在每個單元后設有精選習題,并在本書最后附有參考答案。本書依據最新的教學模式、理念,具有創新、構思新巧、內容實用等特色,本著“理論夠用,突出操作,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融通”的原則而編寫,突出學歷證書教育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教育的雙重功能。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會計工作者的應用手冊。
這本《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為了幫助廣大企業管理者、會計從業人員及會計專業學員及時跟蹤國家最新法規政策,了解國家財稅法規的基本構成及相關的法規制度,在從事財經工作時能夠提高遵循國家財稅法規的責任感,正確樹立稅收籌劃理論,掌握財稅工作實用技能,具有會計職業道德而編寫的一本會計專業指導書。希望它成為有志于會計工作的學習者喜歡的一本應用手冊。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力求體現以下特色:
(1)依據求新。本書依據財政部2013年10月頒布的最新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大綱》,根據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等法規精神編寫,體現了最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和稅制。
(2)理念先進。設計學習思維導學圖,引領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態度培養,使學習者成為“我要學”的學習主體,主動提升職業能力。
(3)構思新巧。本書集“教、學、做”一體化。本書分為五個學習章節,在介紹了相關知識后,每個章節還配有能力訓練題和案例分析題,每一項內容都經過精心編排,可操作性強,力求學以致用。
(4)內容實用。本著“理論夠用,突出操作,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融通”的原則,突出學歷證書教育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教育的雙重功能,力求做到復雜問題簡單化。根據編者多年的會計工作經驗,融合法規理論與會計實務,精心設計習題,加深知識理解,提高應試水平,以利于初學者快速實現兩者的結合。
本書由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吳力佳、姬海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吳力佳負責編寫第一、二、三、四、五章;姬海華負責案例資料整理、習題收集、附錄的編寫及全書的主審工作。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同行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參考并引用了國內許多專家的觀點和資料,對于前輩和同仁的研究成果給予我們的很多啟迪,我們深表感謝!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書中存在一些錯漏與不足之處,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一、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國務院財政部
二、財政部門會計行政管理的職能
三、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
四、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第三節 會計核算
一、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二、會計核算的內容
三、會計年度的規定
四、記賬本位幣的規定
五、會計文字記錄的規定
六、會計憑證的規定
七、會計賬簿的規定
八、財務會計報告的規定
九、財產清查的規定
十、會計檔案管理的規定
第四節 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第五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一、會計機構的設置
二、代理記賬
三、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職資格
四、會計從業資格
五、會計專業職務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六、會計工作崗位設置
七、會計人員回避制度
八、會計人員的工作交接
第六節 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概述
二、違反會計制度規定的法律責任
三、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四、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五、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
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六、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的法律責任以及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補救措施
七、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法制責任
八、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法律責任
九、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行為的處罰
第七節 會計法律制度案例分析
練習題
第二章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
二、辦理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三、填寫票據和結算憑證的
基本要求
第二節 現金管理
一、現金管理的基本原則
二、現金使用范圍和限額
三、現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建立、健全現金核算的內部控制制度
第三節 銀行結算賬戶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和種類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原則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
四、基本存款賬戶
五、一般存款賬戶
六、專用存款賬戶
七、臨時存款賬戶
八、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九、異地銀行結算賬戶
十、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十一、違反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制度的罰則
第四節 票據結算
一、票據概述
二、支票
三、銀行匯票
四、商業匯票
五、信用卡
六、匯兌
第五節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案例分析
練習題
第三章 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概述
一、稅收的概念與分類
二、稅法及其構成要素
第二節 流轉稅法律制度
一、增值稅法律制度
二、消費稅法律制度
三、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扣繳
務人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收范圍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五、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征收管理
第四節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二、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
三、個人所得稅稅率
四、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
五、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與繳納
第五節 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稅務登記管理
二、發票管理
三、納稅申報管理
四、稅款征收
五、稅務代理
六、稅務檢查
七、法制責任
八、稅務行政復議
練習題
第四章 財政法規制度
第一節 預算法律制度
一、預算法律制度的構成
二、國家預算
三、預算管理的職權
四、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
五、預算組織程序
六、決算
七、預決算監督
第二節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構成
二、政府采購的概念
三、政府采購的原則
四、政府采購的功能
五、政府采購的執行模式
六、政府采購的當事人
七、政府采購的方式
八、政府采購的監督檢查
第三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三、財政收入的收繳方式和程序
四、財政支出的支付方式和程序
練習題
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
第一節 職業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二、會計職業道德
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
制度的聯系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第三節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形式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第四節 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
一、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的意義
二、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
第五節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組織與實施
一、財政部門組織和推動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依法行政,探索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和實現形式
二、會計職業組織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和會計職業道德懲戒制度
三、企事業單位任用合格會計人員,開展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形成內部約束機制,防范舞弊和經營風險,支持并督促會計人員遵循會計職業道德,依法開展會計工作
四、社會各界各盡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
五、社會輿論監督,形成良好的
社會氛圍
第六節 會計職業道德案例分析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
管理法》
習題參考答案與解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