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分為液壓與氣壓傳動兩個模塊,液壓模塊包括液壓動力元件及輔助元件的拆裝,組裝刀架刀盤液壓傳動系統(tǒng),組裝卡盤液壓傳動系統(tǒng),組裝刀架轉位液壓系統(tǒng),識讀并連接mj-50數控車床液壓傳動系統(tǒng)五個項目;氣壓模塊包括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定位氣動系統(tǒng),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松刀夾緊氣動系統(tǒng),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拔刀、插刀氣動系統(tǒng)三個項目,每個項目由若干個任務組成。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努力做到緊扣教學基本要求,降低知識難度;在表達上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可作為中職中專機電技術應用專業(yè)相關課程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機電類專業(yè)技術人員參考及培訓用書。
隨著新一輪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人才,本書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緊扣專業(yè)特點進行編寫。本書本著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組裝液壓與氣壓系統(tǒng)的能力以及分析、排除液壓與氣壓系統(tǒng)常見故障的目的,優(yōu)化理論知識、增強實用性,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項目教學,使理論和技能統(tǒng)一。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職業(yè)技能要求,以實用、夠用為原則組織教材。刪除繁瑣深奧的理論知識,簡化液壓與氣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并降低其難度,加強液壓與氣壓元件的識別、調節(jié)、簡單回路的連接和系統(tǒng)常見故障排除的內容。
2)與專業(yè)和生產實際相結合。本書采用數控車床的液壓傳動系統(tǒng)和加工中心的氣壓傳動系統(tǒng)作為兩大模塊,再將系統(tǒng)按功能拆開,形成項目,以取得學以致用的效果。
3)以學生為本。本書在每個項目、任務的開始指出學完本項目、任務后應達到的知識和技能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標明確,少走彎路。
4)打破原有學科體系框架,以項目為載體,將知識和技能整合。本書分液壓部分五個項目,氣壓部分三個項目,每個項目又由若干個任務組成,這樣有利于知識的講授和技能訓練的實施,以達到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相統(tǒng)一。
本書由常州鐵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許亞南、陳秋一、湯家榮編寫,由鎮(zhèn)江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趙光霞審稿。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葛金印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提高了本教材的質量,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難免存在錯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前言
模塊一 MJ—50數控車床液壓傳動系統(tǒng)的組裝
項目一 液壓動力元件及輔助元件的拆裝
任務一 液壓傳動的基礎知識
任務二 認識液壓動力元件
任務三 認識液壓輔助元件
項目二 組裝刀架刀盤液壓傳動系統(tǒng)
任務一 認識液壓缸
任務二 認識單向閥
任務三 認識換向閥
任務四 連接刀架刀盤液壓系統(tǒng)
項目三 組裝卡盤液壓傳動系統(tǒng)
任務一 認識溢流閥
任務二 認識順序閥
任務三 認識減壓閥
任務四 認識壓力繼電器
任務五 連接主軸卡盤液壓傳動系統(tǒng)
項目四 組裝刀架轉位液壓系統(tǒng)
任務一 認識液壓馬達
任務二 認識節(jié)流閥
任務三 認識調速閥
任務四 連接刀架轉位液壓傳動系統(tǒng)
項目五 識讀并連接MJ一50數控車床液壓傳動系統(tǒng)
任務一 識讀MJ一50數控車床液壓傳動系統(tǒng)
任務二 連接MJ一50數控車床液壓傳動系統(tǒng)
模塊二 H400加工中心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組裝
項目六 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定位氣動系統(tǒng)
任務一 認識氣壓傳動的基礎知識和氣動動力元件
任務二 認識氣動輔助元件
項目七 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松刀夾緊氣動系統(tǒng)
任務二 認識氣動壓力控制元件
任務三 認識氣動流量控制元件
任務四 認識氣動方向控制元件
任務五 連接H400加工中心主軸松刀夾緊氣動系統(tǒng)
項目八 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拔刀、插刀氣動系統(tǒng)
任務一 識讀H400加工中心主軸拔刀、插刀氣動系統(tǒng)
任務二 組裝H400加工中心主軸拔刀、插刀系統(tǒng)
附錄中、低壓液壓元件型號說明
參考文獻
5)在油箱上或近油箱處,提供說明油品類型及系統(tǒng)容量的銘牌。
6)將設備指定的工作液過濾到要求的清潔度標準,然后方可進入系統(tǒng)。
7)液壓裝置與工作機構連接在一起,才能完成預定的動作,因此要注意二者之間的連接裝配質量(如同心度、相對位置、受力狀況、固定方式及密封好壞等)。
液壓系統(tǒng)中的輔助元件,包括管路及管接頭、濾油器、油冷卻器、密封、蓄能器及儀表等的安裝好壞也會嚴重影響到液壓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不容許有絲毫的疏忽。特別是管路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到漏油、漏氣、振動、噪聲以及壓力損失的大小,并由此會產生多種故障。管路的安裝應注意下列事項:
1)油管長度要適宜。施工中可先用鐵絲比劃彎成所需形狀,再展直決定出油管長度。完全按設計度往往長度不一定十分準確。
2)在滿足連接的前提下,管道盡可能短,避免急拐彎,拐彎的位置越少越好,以減少壓力損失。
3)平行及交叉的管道間距至少在10mm以上,防止相互干擾及振動引起管道的相互敲擊擦碰。
4)油管可用冷彎(銅管),也可用熱彎(鋼管)。熱彎彎好的管子應將管內氧化皮去掉。
5)吸油管宜短、宜粗些,一般吸油管口都裝有濾油器,濾油器必須至少在油面以下200mm。對于柱塞泵的進油管,推薦管口不裝濾油器,可將管口處切成45。斜面,斜面孔朝向箱壁,這樣可增大通流面積降低流速并防止雜物吸入油泵。
6)液壓系統(tǒng)的回油管應盡量遠離吸油管并應插入油箱油面之下,以防止回油飛濺而產生氣泡并很快被吸人泵內。回油管管口應切成45。斜面以擴大通流面積、改善回油流動狀態(tài)以及防止空氣反灌入系統(tǒng)內。
7)溢流閥的回油為熱油,應遠離吸油管,這樣可避免熱油未經冷卻又被泵吸入系統(tǒng),造成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