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12章,內容主要包括股票、債券、投資基金、金融衍生工具、證券市場、證券發行、證券交易、證券市場監管、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證券投資的策略與方法等方面。在編寫過程中,《證券投資學(第2版)》力求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注重基礎性、時效性和實用性。
第2版教材根據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發生的變化和200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修訂,在內容上和體例上均作了重大修改,增加了知識網絡、案例導讀、案例鏈接、實況資料和實訓練習,以現實問題為驅動,分解難點、循序漸進,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動力、開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性思維,滿足“素質為基礎、能力為本位”的高技能人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本教材既是高職高專財經、金融及相關專業的正規教材,又可作為證券投資從業人員及其他參與者的學習用書和參考資料。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教高[2002]2號文件精神,由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和機械工業出版社組織全國80多所高等院校合作編寫的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之一。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中經濟類學科教學方式改革已經成為一項最重要、最艱巨的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課題。《證券投資學》正是為了適應這一要求而推出的。本教材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充分反映最新的課程改革精神,更好地促進知識內容的更新,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改革需要,對內容和體例作了獨特的設計。
“證券投資學”是國家教委規定的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核心課程,是為培養和檢驗學生的證券投資與管理知識和技能而設置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具有理論性、政策性、實用性和操作性強的特點。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規范,證券市場在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顯現,成為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支點,是金融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證券投融資活動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以及廣大居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教材既注重對市場經濟下證券市場運作的一般規律和國際慣例的介紹,努力反映金融領域中的新進展和新成果,又重視對我國證券市場運行現狀的描述,并附有案例分析與閱讀,使教材更貼近我國證券市場和金融改革的實際,便于讀者了解金融業發展的新動向,把握金融改革、發展的新態勢。
本教材適用于2年制和3年制高職高專金融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也可供高校師生、證券從業人員及其他金融從業人員和有關部門使用。
本教材由楊宜擔任主編,陳生軍、林妍梅、張文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第1章由嚴鴻雁編寫;第2、3章由張文編寫;第4、7章由李永林編寫;第5、9章由林妍梅編寫;第6章由陳生軍編寫;第8、11章由楊宜編寫;第10、12章由陳喜霖編寫。楊宜、林妍梅負責全書的統稿工作。在收集資料、信息查詢及修改過程中,陳生軍、嚴鴻雁等同志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本教材的編寫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機械工業出版社教授級高工余茂祚的精心指導,同時,也得到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由于編者的經驗及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證券概述
案例導讀
1.1 證券的概念及其本質
1.2 證券的分類
1.3 證券的特性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2章 股票
案例導讀
2.1 股票的概念及其特征
2.2 股票的種類
2.3 中國股票的種類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3章 債券
案例導讀
3.1 債券概述
3.2 政府債券
3.3 金融債券
3.4 公司債券
3.5 國際債券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4章 證券投資基金
案例導讀
4.1 證券投資基金概述
4.2 證券投資基金的種類
4.3 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5章 金融衍生工具
案例導讀
5.1 金融期貨
5.2 股票指數期貨
5.3 金融期權
5.4 權證
5.5 可轉換證券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6章 證券市場概述
案例導讀
6.1 證券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6.2 證券市場的構成要素
6.3 證券價格指數
6.4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
證券市場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7章 證券發行市場
案例導讀
7.1 證券發行市場概述
7.2 股票的發行與承銷
7.3 債券的發行與承銷
案例分析
復習思考題
實訓練習
第8章 證券交易市場
第9章 證券市場監管
第10章 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
第11章 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
第12章 證券投資的策略與方法
參考文獻
(3)龍債券 龍債券是以非日元的亞洲國家或地區貨幣發行的外國債券。隨著亞洲特別是以“四小龍”、“四小虎”為代表的東亞國家的經濟逐漸崛起,它們逐漸由資金的凈輸入國變為資金的凈盈余國,使它們開始有條件將暫時富余的資金借給外國借款人,于是龍債券市場應運而生。龍債券在亞洲地區的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掛牌上市,其典型期限一般為3-8年。龍債券對發行人的資信要求較高,投資人包括官方機構、中央銀行、基金管理人及個人投資者等。
(4)猛犬債 券猛犬債券是指由非英國本國企業在倫敦發行的英鎊債券。因斗牛犬(bulldog)是英國的一個標志而得名。1979年英國外匯管制條例被撤銷后,英國外國債券市場重新得以恢復。在英國發行的英鎊外國債券被稱為猛犬債券。發行者可以是外國政府、外國私人企業。發行方式也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前者由倫敦市場的銀行組織包銷,后者則由管理集團包銷。猛犬債券的期限為5-40年,債券的利率多參照相同期限的金邊債券利率而定。
2.歐洲債 券歐洲債券是借款人在其本國之外的資本市場上發行的以第三國的貨幣為面值的國際債券。其特點是債券發行人、債券發行市場、債券面值三者分別屬于三個不同的國家。如中國銀行在倫敦發行的美元債券就屬于歐洲債券。歐洲債券實際指的是“離岸金融市場債券”或“境外金融市場債券”。
歐洲債券最初主要以美元為計值貨幣,發行地以歐洲為主。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美元匯率波動幅度增大,以歐元、瑞士法郎和日元為計值貨幣的歐洲債券的比重逐漸增加,同時,發行地開始突破歐洲地域限制,在亞太、北美以及拉丁美洲等地發行的歐洲債券日漸增多。歐洲債券自產生以來,發展十分迅速,1992年債券發行量為2761億美元,1996年的發行量增至5916億美元,在國際債券市場上,歐洲債券所占比重遠遠超過了外國債券。
歐洲債券之所以對投資者和發行者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既要歸功于歐洲債券市場低廉的發行費用,又源于歐洲債券市場靈活的機制。歐洲債券籌集的資金數額大、期限長、手續簡便,不記名并可以保存在國外,歐洲債券安全性和收益率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