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構造與識圖》共分10章,主要內容包括:民用建筑概述及建筑材料基本知識、基礎與地下室、墻體、樓板與樓地面、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屋頂、門窗、房屋建筑裝修構造、建筑工程圖的基本知識、建筑施工圖的識讀。《房屋構造與識圖》還附有居住空間設計基本知識。
《房屋構造與識圖》文字簡練,按照國家最新建筑規范進行編寫,將建筑構造、建筑識圖、建筑材料有機結合在一起,針對學生特點,大量采用立體圖示以及實景照片,直觀生動,易于理解。在各章節內容之間穿插各類實訓練習,便于操作,有助于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房屋構造與識圖》可作為高職高專物業管理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參考之用。
“房屋構造與識圖”是系統介紹建筑識圖、建筑材料及建筑各部分構造原理及構造做法的一門課程,也是學生認識建筑、了解建筑的重要途徑。本課程的學習任務有: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繪圖的技能;掌握房屋構造的基本理論,了解房屋各部分的組成及功能要求;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質及應用;根據房屋的功能、自然環境因素、建筑材料及施工技術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構造方案;熟練地識讀施工圖,準確地掌握設計意圖,熟練地運用工程語言進行有關工程方面的交流。根據物業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學生還應了解居住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本課程與后續“物業環境管理”、“房屋維修與預算”等課程關系緊密,既是學習后續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參加工作后崗位能力和專業技能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緊密結合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把建筑構造、建筑材料及建筑識圖有機組合在一起,打破學科體系,將建筑材料相關知識融入建筑構造有關章節之中,強調內容之間的銜接和滲透,把培養學生整體建筑概念以及知識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作為本教材的編寫理念。在編寫過程中,按照最新國家規范,努力反映在建筑構造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本書內容新穎,文字簡練,圖文并茂,針對管理類學生特點,大量采用立體圖示以及實景照片,直觀生動,易于理解。為方便教學以及學生實訓,在各章節內容之間穿插了各類實訓練習,針對性強,便于學生操作,有助于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在每章之后還附有復習思考題或練習題,以供學生自學和復習。
本教材由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王立群任第一主編、邯鄲職業技術學院許文芬任第二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王立群編寫了第1章、第4章及拓展知識部分,許文芬編寫了第3章、第5章、第7章,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金從編寫了第9章、第10章,漳州職業技術學院鐘少瑜編寫了第8章,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張琦編寫了第1章部分內容和第2章,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彭希喬編寫了第6章,石家莊卓達集團耿孟琴工程師繪制、提供了部分圖。
本教材由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高級工程師、北京土地學會副理事長楊燕敏主審,在教材編寫和修改過程中提出了寶貴意見并給予悉心指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請使用本書的師生和其他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及時修改。
前言
第1章 民用建筑概述及建筑材料基本知識
1.1 建筑概述
1.2 房屋的組成
1.3 建筑分類與分級
1.4 模數制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識
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基礎與地下室
2.1 概述
2.2 基礎類型、構造
2.3 地下室構造與防水材料
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墻體
3.1 概述
3.2 砌筑類墻體材料
3.3 墻體細部構造
3.4 隔墻構造及常用材料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樓板與樓地面
4.1 概述
4.2 鋼筋混凝土樓板構造
4.3 樓板細部構造
4.4 陽臺、雨篷的構造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
5.1 樓梯組成與分類
5.2 鋼筋混凝土樓梯構造
5.3 樓梯細部構造
5.4 臺階與坡道
5.5 電梯與自動扶梯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屋頂
6.1 概述
6.2 平屋頂構造
6.3 坡屋頂構造
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門窗
7.1 門
7.2 窗
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房屋建筑裝修
8.1 房屋建筑裝修分類
8.2 建筑裝修材料
8.3 墻面裝修
8.4 樓地面裝修
8.5 頂棚裝修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建筑工程圖的基礎知識
9.1 投影原理
9.2 工程圖的表達方法
小結
練習題
第10章 建筑施工圖的識讀
10.1 建筑施工圖概述
10.2 建筑施工圖識讀
小結
練習題
拓展知識 居住空間設計基本知識
參考文獻
(3)空間結構建筑空間結構建筑由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組成空間結構承受建筑全部荷載,如網架結構、懸索結構、殼體結構等。
4.按承重結構的材料分類
(1)木結構建筑木結構建筑是指以木材作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國內現較少采用。
(2)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是以鋼筋混凝土作為承重結構的建筑。它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和可塑性強等優點,應用非常廣泛。
(3)鋼結構建筑鋼結構建筑是以型鋼等鋼材作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目前,鋼結構建筑已逐漸成為發展趨勢。
(4)混合結構建筑混合結構建筑是指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材料做承重結構的建筑。
5.按施工方法分類
(1)砌筑類建筑砌筑類建筑指由磚、石或各類砌塊砌筑的建筑。
(2)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建筑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建筑指主要承重構件如梁、板、柱、剪力墻等構件均在施工現場澆筑而成的建筑。
(3)全裝配式建筑全裝配式建筑指主要構件如梁、樓板、柱子、屋面板、墻板等均先在預制構件廠或現場預制,然后在施工現場進行裝配的建筑。
(4)部分現澆、部分預制建筑部分現澆、部分預制建筑指一部分構件(如樓板、屋面板、梁等)在預制構件廠或現場預制,另一部分構件(如柱、基礎)為現場澆筑的建筑。
[實訓練習] 按照不同建筑分類標準,討論身邊建筑物的類型。
1.3.2建筑分級
1.耐久等級
建筑物耐久等級的指標是設計使用年限。設計使用年限的長短是依據建筑物的性質決定的。影響建筑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是結構構件的選材和結構體系。
在《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中對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年限作了如下規定:
一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適用于臨時性建筑。
二類: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適用于易于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筑。
三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適用于普通建筑物和構筑物。
四類: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適用于紀念性建筑和特別重要的建筑。
2.耐火等級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取決于建筑物主要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耐火極限指的是建筑構件從起火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壞或失去隔火能力的時間,單位為h(小時)。
燃燒性能指建筑構件在明火或高溫作用下燃燒與否,以及燃燒的難易。分燃燒材料(如木材等)、難燃燒材料(如木絲板等)和不燃燒材料(如磚、石等),用上述材料制作的構件分別稱燃燒體、難燃燒體和不燃燒體。多層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見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