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對測量學課程的需求而編寫的,全書共分11章,主要內容有:水準測量、角度測量、直線定向與距離測量,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小地區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應用,施工測量的基本知識及GPS全球定位系統簡介。本書附錄涵蓋了課問實驗和教學實習周的內容。
本教材不僅適用于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同樣也適用于園藝、林學、規劃、資源環境、設施農業等非測繪專業。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測量學的任務與作用
1.2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3 地面點位的確定
1.4 地球曲率對測量工作的影響
1.5 測量工作概述
復習與思考題
第2章 水準測量
2.1 水準測量原理
2.2 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
2.3 水準儀的使用
2.4 水準測量的方法
2.5 水準測量成果計算
2.6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測量學的任務與作用
1.2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3 地面點位的確定
1.4 地球曲率對測量工作的影響
1.5 測量工作概述
復習與思考題
第2章 水準測量
2.1 水準測量原理
2.2 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
2.3 水準儀的使用
2.4 水準測量的方法
2.5 水準測量成果計算
2.6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2.7 水準測量的主要誤差來源及其注意事項
復習與思考題
第3章 角度測量
3.1 角度測量原理
3.2 光學經緯儀的基本構造與使用
3.3 角度測量方法
3.4 水平角度測量的誤差來源及其注意事項
3.5 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3.6 電子經緯儀簡介
復習與思考題
第4章 直線定向與距離測量
4.1 直線定向
4.2 距離丈量
4.3 視距測量
4.4 測距儀
復習與思考題
第5章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
5.1 測量誤差概述
5.2 評定精度的標準
5.3 誤差傳播定律及其應用
5.4 算術平均值及其中誤差
復習與思考題
第6章 小地區控制測量
6.1 控制測量概述
6.2 導線測量
6.3 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6.4 交會定點
6.5 四等水準測量
6.6 三角高程測量
復習與思考題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7.1 地形圖比例尺
7.2 地物地貌在地形圖上的表示方法
7.3 地形圖測繪的內容
7.4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傳統測繪方法
7.5 全站儀與數字化測圖的方法
7.6 地形圖的數字化
復習與思考題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應用
第9章 園林建筑施工測量
第10章 園路工程測量
第11章 GPS原理及應用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章 緒論
重點掌握用地理坐標、平面坐標和高程表示地面點位的方法及相關概念,了解測量工作的原則,并能在以后的學習和實踐中加以應用。
I.1 測量學的任務與作用
1.1.1 測量學的概念
地球表面極其不規則,有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自然風光,也有道路、橋梁、房屋等人工建筑物、構造物。測量學將地表物體分為地物和地貌。
地物是指地球上各種天然形成或人工構造的固定物體,如山川、河流、道路、房屋等。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態。地物和地貌總稱為地形。
傳統的測量學概念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確定地面點的空間位置,并將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等信息測繪成圖的科學。
隨著科學的進步,高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測繪學與多學科的交叉、融合,發展了地球空間信息學,出現了 3S技術(GPS、RS、GIS)以及專家系統(ES)、數字攝影測量系統(DPS),使傳統的測繪學從地面到太空,從靜態到動態,從宏量到微量,從手工到自動化、信息化。
全球衛星定位與導航系統是利用衛星不斷地向地面廣播發送某種加載了特殊定位信息的無線電信號來實現定位測量的系統。目前運行的全球定位系統有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正在發展研究的有歐盟的GALILEO系統和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廣義增強系統。
遙感(RS)是通過非接觸傳感器遙測物體的幾何與物理特性的技術。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種以采集、儲存、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數據信息系統。它主要涉及測繪學、地理學、遙感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