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根據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與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要求而編寫的。
本書共兩篇。第1篇水文學,系統地介紹了河川與徑流、水文統計基本原理、河流水情、降水與暴雨強度公式、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計算等內容。第2篇水文地質學,介紹了地質基本知識、地下水的基本知識、地下水的水質、地下水的滲流運動、不同空隙性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地下水資源勘察與評價等內容。為了便于讀者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的英語術語,各章結束時附有中英文對照的“本章小結”。
本書不僅可作為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和環境工程專業教學的教材,還可供從事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水利工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地質勘察等專業的技術人員使用。
前言
第1篇 水文學
第1章 緒論
1.1 水文學研究內容
1.1.1 水文學及其研究內容
1.1.2 水文學分類
1.2 水資源、水文循環與水量平衡
1.2.1 水資源概念
1.2.2 水文循環
1.2.3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1.3 水文學研究方法
1.4 水文學與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的關系
1.4.1 與給水排水工程專業關系
1.4.2 與環境工程專業關系
1.5 水文學簡史與近年發展方向 前言
第1篇 水文學
第1章 緒論
1.1 水文學研究內容
1.1.1 水文學及其研究內容
1.1.2 水文學分類
1.2 水資源、水文循環與水量平衡
1.2.1 水資源概念
1.2.2 水文循環
1.2.3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1.3 水文學研究方法
1.4 水文學與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的關系
1.4.1 與給水排水工程專業關系
1.4.2 與環境工程專業關系
1.5 水文學簡史與近年發展方向
1.5.1 水文學簡史
1.5.2 水文學近年發展方向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章 水文學基本知識
2.1 河流與流域
2.1.1 河流基本特征
2.1.2 流域基本特征
2.2 降水與下滲
2.2.1 降水
2.2.2 下滲
2.3 河川徑流
2.3.1 河川徑流及其表示方法
2.3.2 河川徑流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2.4 水文測驗與信息采集
2.4.1 水位觀測
2.4.2 流量測驗
2.4.3 水位與流量關系曲線
2.4.4 泥沙測驗
2.4.5 冰情測驗
2.4.6 水文信息采集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章 水文統計基本原理與方法
3.1 水文統計基本概念
3.1.1 水文統計
3.1.2 事件與隨機變量
3.1.3 總體、個體與樣本
3.1.4 概率與頻率
3.1.5 隨機變量概率分布
3.1.6 累積頻率與重現期
3.1.7 設計頻率標準
3.2 統計參數與抽樣誤差
3.2.1 統計參數
3.2.2 抽樣誤差
3.3 經驗頻率曲線與理論頻率曲線
3.3.1 經驗頻率及其計算公式
3.3.2 經驗頻率曲線
3.3.3 理論頻率曲線
3.3.4 統計參數對頻率曲線形狀的影響
3.4 水文頻率計算方法
3.4.1 統計參數初估方法
3.4.2 適線法
3.5 相關分析
……
第2篇 水文地質學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章 緒論
1.1 水文學研究內容
1.1.1 水文學及其研究內容
1. 水文學
早期的水文學主要是對自然界中的水現象進行描述。隨著科學的發展,水文學已經成為一個學科體系,即水文科學。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部門對水文學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對水文學的目標和任務的定義是:“研究地球上水文循環和大陸上各種水,如地表水和地下水,雪和冰川及其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變化過程;各類形態的水與氣候及其他物理的和地理的因素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侵蝕和泥沙同水文循環的關系;檢驗在水資源管理和利用中的水文問題;以及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水的變化。”《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定義為:“水文科學是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環、。運動等變化規律和運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的知識體系,水圈同大氣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等自然圈層的關系也是水文科學的研究領域。”美國國家研究院水科學技術局與其他國家一些部門也有各自的定義。概括起來,水文學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種水體的形成、分布、循環和與環境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科學。應用水文學原理解決工程問題、環境問題和水資源問題,水文學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正在發揮著愈來愈顯著的作用。
2. 水文學研究內容
水文學研究自然界中水體形成、時空分布、循環和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關系,為人類防治洪澇災害,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從給水排水工程和環境工程的角度來看,隨著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日益擴大,人類活動對水環境的影響明顯增強,大規模的人類活動干擾了自然界的水循環過程,改變著各個水體的性質。水情預測與水災防治,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都是實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因此,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人類活動對水環境的影響研究,已成為現代水文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