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火災的燃燒學機理出發,討論火災發生、發展以及蔓延的規律;建筑物防排煙設計方法和技術措施、建筑材料及建筑構件的耐火性能、建筑物耐火等級、消防規劃和消防布局、安全疏散等防火方法和技術;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細水霧滅火系統、氣體滅火、泡沫滅火、火災探測報警和消防聯動等建筑滅火方法和技術。并結合火災案例和消防工程實例,介紹了特殊建筑的消防技術措施和防爆技術;從系統安全的理論出發,討論了建筑火災危險性評價的基本方法。
本書內容結合性能化防火設計的思想,注意吸收國內外消防工程領域的先進技術。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建筑技術、工程管理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火災的特征及其危害
1.2 消防技術的發展現狀
1.3 消防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火災的燃燒學基礎
2.1 火災燃燒反應的三要素
2.2 燃燒機理
2.3 不同種類可燃物的火災燃燒特性
2.4 燃燒速率
2.5 建筑物火災的發展和蔓延
2.6 火災釋熱速率的測量和設定
第3章 煙氣的產生、蔓延和控制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火災的特征及其危害
1.2 消防技術的發展現狀
1.3 消防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火災的燃燒學基礎
2.1 火災燃燒反應的三要素
2.2 燃燒機理
2.3 不同種類可燃物的火災燃燒特性
2.4 燃燒速率
2.5 建筑物火災的發展和蔓延
2.6 火災釋熱速率的測量和設定
第3章 煙氣的產生、蔓延和控制
3.1 煙氣的產生
3.2 煙氣的特征參數
3.3 煙氣的危害
3.4 煙氣的蔓延
3.5 煙氣的控制技術
3.6 防排煙設施
第4章 建筑物的耐火設計
4.1 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
4.2 建筑構件的耐火性能
4.3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第5章 消防規劃布局和平面布置
5.1 消防規劃布局和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則
5.2 防火間距
5.3 防火分區
5.4 防火分隔設施
5.5 特殊建筑結構的防火分隔措施
5.6 防煙分區
第6章 建筑消防滅火系統和設計
6.1 消火栓系統
6.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6.3 細水霧滅火系統
6.4 其他滅火系統
第7章 建筑消防電氣系統
7.1 消防電源
7.2 火災探測器
7.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7.4 聯動系統
第8章 安全疏散
8.1 安全疏散設計的原則及主要影響因素
8.2 建筑物可利用的安全疏散時間
8.3 實際需要的疏散時間
8.4 疏散出口
8.5 疏散樓梯和樓梯間
8.6 消防電梯
8.7 避難層(間)
8.8 安全疏散的其他設施
第9章 特殊建筑的消防技術
9.1 高層建筑消防技術
9.2 地下建筑消防技術
9.3 古建筑消防技術
9.4 石油化工企業建筑物消防技術
9.5 工業企業建筑防爆
第10章 建筑火災危險性評價
10.1 概述
10.2 安全檢查表法
10.3 事件樹分析法
10.4 火災危險度分析
10.5 火災過程計算機數值模擬
10.6 火災危險性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2章 火災的燃燒學基礎
火災的孕育、發生和發展包含著燃燒反應、相變、傳熱傳質和流體流動等物理化學作用,是一種涉及物質、動量、能量和化學組分在復雜多變的環境條件下相互作用的三維、多相、多尺度、非定常、非線性、非平衡態的動力學過程。火災的發生和發展受到可燃物、人為因素、環境條件、地理、生態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響和綜合作用。
2.1 火災燃燒反應的三要素
火災是一種特殊的燃燒現象,可以用燃燒學的基本規律對火災的發生和蔓延作出分析。比如起火是火災過程的最初階段,很多概念與燃燒學中的著火、點火等基本規律有關,但是又不完全相同,起火所涉及的面較著火和點火要廣得多。所以要特別注意火災燃燒學和一般燃燒學之間的異同點。下面先從一般燃燒學的三要素出發,了解火災發生的基本條件。
燃燒反應在本質上是可燃物與氧化劑在一定熱源作用下發生的快速氧化-還原反應。具備一定數量和濃度的可燃物和氧化劑,以及一定能量強度的引火源是引起燃燒的必要條件。在一些情況下,例如,氣體可燃物或氧化劑未能達到一定濃度,引火源沒有足夠的熱量或一定的溫度,即使具備了燃燒的三個必要條件也不能燃燒。例如,一根火柴的熱量不足以點燃一根木材;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當甲烷含量小于14%,或空氣中氧氣含量小于12%時燃燒就不會繼續;若用熱能引燃甲烷-空氣混合物,當溫度低于595℃時燃燒就不會發生。要發生火災,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氧化劑和引火源三個條件并達到一定的極限值,缺一不可,通常稱之為發生火災的三要素,或稱為火三角。
2.1.1 可燃物
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劇烈化學反應且放出熱量的物質都屬于可燃物質。可燃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同類型建筑物內能夠引起火災的可燃物種類更加繁多。例如,化工生產設備內流動著大量高溫、高壓的易燃、可燃液體,只要管道出現漏洞,噴出來就是火;工地上的生石灰遇火發熱能把草袋燒著;住宅類建筑里的煤氣、家用電器等,使用不當也會引起火災。可燃物按來源可分為天然可燃物和各種人工聚合物,如木材、紙張、布匹、汽油、液化石油氣、建筑裝飾用板材、沙發、窗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