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的高等學校電類專業“電路分析基礎”和“電路理論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結合新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在充分考慮了現代電子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及其取得的成果并結合編者多年來教學實踐經驗,特地為工科院校電子與電氣信息類專業本科生編寫而成的。
本書共分9章。系統介紹了電路基本定律及電阻電路分析、正弦穩態電路分析、動態電路分析3大部分。為了加強與電子類、信息類、電氣類課程的聯系,書中相應包含了非線性電阻電路分析、電路頻率特性分析、磁路分析3方面的內容。另外,本書還在附錄中介紹了一些常見的電路計算機輔助分析軟件以及MATLAB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本書可作為電子、電氣、通信、自控、計算機等專業本科生電路課程教材,也可供相關科技人員參考。
黃學良,男,漢族,浙江舟山人,1969年10月生。1997年博士研究生畢業于東南大學電氣工程系,并獲得博士學位;2002年到日本東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2部,主編教材1部,發表科技論文60余篇。
前言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
1.1 電路的基本概念
1.2 電路的主要物理量
1.3 電路的無源元件
1.4 電路的有源元件
1.5 常用多端電路元件介紹
1.6 基爾霍夫定律
習題
第2章 直流電路的分析
2.1 電阻的串并聯等效變換
2.2 電阻的星形與三角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2.3 支路電流法
2.4 電源的等效變換
2.5 疊加定理 前言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
1.1 電路的基本概念
1.2 電路的主要物理量
1.3 電路的無源元件
1.4 電路的有源元件
1.5 常用多端電路元件介紹
1.6 基爾霍夫定律
習題
第2章 直流電路的分析
2.1 電阻的串并聯等效變換
2.2 電阻的星形與三角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2.3 支路電流法
2.4 電源的等效變換
2.5 疊加定理
2.6 替代定理
2.7 等效電源定理
2.8 節點電壓法
2.9 網孔電流法與回路電流法
2.10 特勒根定理
2.11 互易定理
習題
第3章 正弦電流電路
3.1 iE弦量的基本概念
3.2 iE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 R、L、C元件的交流電特性
3.4 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5 復阻抗和復導納
3.6 正弦電流電路的分析
3.7 正弦電流電路的功率
3.8 含互感電路的分析
3.9 理想變壓器
3.10 三相電路
習題
第4章 電路的頻率特性
4.1 電路的頻率特性及網絡函數
4.2 RC選頻電路的頻率特性
4.3 LC振蕩回路的基本參量
4.4 串聯諧振電路
4.5 并聯諧振電路
習題
第5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5.1 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葉級數展開
5.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5.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
5.4 對稱三相電路中的高次諧波
習題
第6章 電路暫態過程的時域分析
6.1 電路暫態過程及其初始條件
6.2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3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4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和三要素法
6.5 階躍函數和階躍響應
6.6 沖激函數和沖激響應
6.7 二階電路的暫態過程
習題
第7章 電路的拉普拉斯變換分析
7.1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7.2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7.3 拉普拉斯反變換
7.4 復頻域電路
7.5 電路的拉普拉斯變換分析法
習題
第8章 二端口網絡
8.1 二端口網絡的基本概念
8.2 二端口網絡的網絡參數
8.3 二端口網絡的網絡函數
8.4 二端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8.5 二端口網絡的連接
習題
第9章 非線性電阻電路
附錄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