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基礎課規劃教材》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根據近幾年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特點,并按照實用、優化、提高的原則編寫的。《工程力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基礎課規劃教材》在內容的選排上,既充分吸收了高職教育力學課程改革的成果,又滲透了作者長期教學積累的經驗與體會。《工程力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基礎課規劃教材》共分靜力學、材料力學、運動力學三篇。介紹了工程力學中的主要基本理論,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體系對基本理論作了比較詳盡的論述,同時,簡化公式推導,并引入大量工程實例,著力體現“高等性”與“職業性”的高職教育特色,努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工程力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基礎課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院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職業技術學院機械類與近機械類專業的教材。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緒論
第一篇 靜力學
引言
第一章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力的概念
第二節 力對點之矩
第三節 力偶
第四節 力的平移定理
第五節 約束與約束力
第六節 受力圖與受力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一節 平面任意力系的簡化
第二節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應用
第三節 物體系統的平衡靜定與靜不定的概念
第四節 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章 空間力系和重心
第一節 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
第二節 力對軸之矩
第三節 空間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四節 輪軸類零件平衡問題的平面解法
第五節 重心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篇 材料力學
引言
第四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第一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
第二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上的內力——軸力
第三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上的應力
第四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時的變形胡克定律-
第五節 材料在拉伸與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第六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桿件的強度計算
第七節 應力集中的概念
第八節 拉伸、壓縮靜不定問題簡介
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 剪切
第一節 剪切與擠壓的概念
第二節 剪切與擠壓的實用計算
第三節 剪切胡克定律
思考題
習題
第六章 圓軸的扭轉
第一節 圓軸扭轉的概念
第二節 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內力
第三節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與變形
第四節 圓軸扭轉時的強度和剛度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 直梁的彎曲
第一節 直梁彎曲的概念
第二節 梁彎曲時橫截面上的內力——剪力和彎矩
第三節 剪力、彎矩方程與剪力、彎矩圖
第四節 梁彎曲時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第五節 梁彎曲時的強度計算
第六節 提高梁抗彎強度的措施
第七節 梁的變形
思考題
習題
第八章 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第一節 拉伸(壓縮)與彎曲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第二節 彎曲與扭轉組合變形的強
度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九章 壓桿穩定
第一節 壓桿穩定的概念
第二節 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
第三節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與經驗公式
第四節 壓桿的穩定性設計
第五節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思考題
習題
第十章 動載荷與交變應力
第一節 動載荷
第二節 交變應力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篇 運動力學
引言
第十一章 運動學
第一節 點的運動學
第二節 剛體運動學
第三節 剛體的平面運動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二章 動力學
第一節 質點動力學
第二節 剛體動力學
第三節 動靜法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三章 動能定理
第一節 功和功率
第二節 動能定理
思考題
習題
附錄
附錄A 型鋼規格表
附錄B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第一篇 靜力學
引言
工程靜力學研究的是剛體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規律。它包括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簡化力系、建立平衡條件及求解未知量等內容。
所謂剛體,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狀都不變的物體。剛體是一種抽象的力學模型,在實際中并不存在。所謂平衡是指物體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平衡是物體各種運動狀態中的特殊情形,是相對的。力系是指作用在物體上的一組力,一般記作(F1,F2,…,Fn)。如果力系可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稱該力系為平衡力系;若兩力系分別對同一物體的作用效應相同,則二者互稱為等效力系;若力系與一力等效,此力則稱為該力系的合力。所謂力系的簡化就是用簡單的力系等效替代復雜的力系。
第一章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力的概念
一、力的定義
力的概念來自于實踐,人們在勞動或日常生活中推、拉、提、舉物體時,肌肉有緊張之感,逐漸產生了對力的感性認識,大量的這種感性認識經過科學的抽象,并加以概括,形成了力的概念。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機械作用。這種作用對物體產生兩種效應,即引起物體機械運動狀態的變化或使物體產生變形,前者稱為力的外效應或運動效應,是本書第一篇靜力學和第三篇運動力學研究的內容;后者稱為力的內效應或變形效應,屬于本書第二篇材料力學的研究范圍。
力的作用離不開物體,因此談到力時,必須指明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并且要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來明確受力體和施力體。
實踐證明,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取決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這三個因素稱為力的三要素。當這三個要素中有任何一個改變時,力的作用效應也將改變。
為了表示力的大小,必須確定力的單位。本書采用國際單位制(SI),以“牛頓”作為力的單位,記作“N”;有時也以“千牛頓”作為單位,記作“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