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篇:第一篇為職業規劃篇,主要介紹職業、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概念、理論以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和影響因素等;第二篇為就業指導篇;第三篇為職業素質提升篇,闡述大學生如何從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等。
隨著越來越廣泛和深入的改革開放,全球一體化與社會經濟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呈現給我們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帶來了無數的機會,也產生了各種危機。對于個人來說,最大的挑戰莫過于就業的難題。升遷、離職、下崗、創業……這些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和頻繁地沖擊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職業生涯中度過的,職業生涯能否成功直接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質量。如何在嚴峻的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平步青云?相信這是每一位有志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在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正逐漸開展,在很多外資、合資、民營企業中,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有關此主題的研究著作、培訓教材亦不在少數。然而,這些書都是從企業的角度,分析指導企業管理者如何對員工進行職業生涯開發和管理的,以期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達到企業發展的目的。而面向大學生讀者,專門幫助大學生有效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著作或教材,卻相對較少;高校教材又僅從學生在校期間的培養入手,較少涉獵職場所需要的素質能力提升。本教材在考慮學生基本狀況的前提下,注重闡述如何提升職場所需的能力素質,為學生求職成功和入職后的職業生涯成功奠定基礎。
寫作本書的目的在于幫助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把個人發展和國家需要、社會發展相結合,確立職業的概念和意識,并在學校期間提升職業能力和素質。這些都將有利于大學生的順利就業與創業,以及發展與成才,有利于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社會穩定。
本書共有十六章,概括起來可分為三篇:第一篇是職業規劃篇,由第一~四章內容構成,主要介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和基本知識;第二篇是就業指導篇,由第五~八章內容構成,主要介紹求職的主要方法和技巧;第三篇是職業素質提升篇,由第九~十六章構成,主要介紹了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提升的其他重要方面,如情商、道德及能力培養等方面。
在第一篇職業規劃篇中,不僅描述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概念、特性、原則及勞動力市場的基本情況等內容,以使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基本的認識,而且還介紹了重要的相關職業理論,如霍蘭德職業生涯理論、薩帕職業生涯層面論等,運用了管理學、社會學等許多學科的先進研究成果,從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目標設定、規劃制定、規劃實施與反饋入手,綜合運用了PEST模型、SWOT模型、目標管理等經典管理工具,還提供了綜合測評、目標訪談、標桿分析等方法,幫助大學生有效制定和實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在第二篇就業指導篇中,分析了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國家促進就業的政策,重點介紹了求職信息等方面的準備,求職的技巧和方法,求職過程中的法律防范等內容,使大學生為順利求職做好準備。
在第三篇職業素質提升篇中,分別從情商、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的角度,為實現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做好能力素質準備。
本書采取了案例導入與課后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力求使大學生能夠較好地吸收和掌握書中的知識。案例導入通過引入簡單且富有啟發性的案例、故事,提出章節主題,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課后案例則通過相對完整或有針對性的案例,供學生應用章節所學知識來進行分析模擬,提高大學生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水平和能力;最后,對章節的重點內容設置了課上和課后練習,以便鞏固和復習章節的主要知識。
兩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這兩艘船都經歷風浪的吹打,歷盡艱苦。第一艘船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指南針來識別方向,雖然一直向前開,向前走,經歷了數不盡的風吹浪打、黑夜黎明,但是由于沒有明確的航向,雖然經過了漫長的時間航行,卻也只能是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中漂泊,到達不了山花爛漫的彼岸;而另一艘船也是經歷風吹浪打、黑夜黎明,也是歷經千辛萬苦,但是由于有明確的航向,并一直向著那個彼岸航行,經歷許多個日日夜夜后,也許還在大海中前行,但離那個山花爛漫的彼岸越來越近。
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是人生發展最重要的部分。愿本書能夠讓大學生像第二艘船那樣,距離人生價值的彼岸越來越近,直至抵達。
本書的編寫者如下:燕明輝(第一、三、四章,附錄一、四);王彥玲(第二、八、十~十二、十四~十六章、附錄二);鄧雨巍(第五~七章);張濤(第九、十三章,附錄六);肖烈(附錄三、五)。
由于時間、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編著者
第一篇 職業規劃篇
第一章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2
第一節 人生的目標 2
第二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4
第三節 職業生涯規劃概念 7
一、職業的定義 7
二、職業類型 7
三、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 9
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9
第四節 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 11
第五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要素和作用 13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要素 13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13
第二章 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與環境認知 15
第一節 自我認知 16
一、“生理我”—— 我的身體狀況 16
二、“心理我”—— 我的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 16
三、“社會我”—— 我對社會的責任和我在社會發展中的機遇 23
四、“家庭我”—— 我對家庭的重任 23
五、“優勢我”—— 明確我的特長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