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及其預測》運用煤礦地質學、地理學、生態與環境科學、數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研究。《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及其預測》總結淺埋深煤層煤礦的特征以及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的構建,提出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生態影響的預測方法,運用數學模型和數值模擬等方法建立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影響預測模型和預警系統。
《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及其預測》可供煤礦地質學、生態環境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和高校師生使用,也可供采礦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生產管理者閱讀參考。
我國西北部廣泛賦存著淺埋的侏羅紀煤田,因其可采煤層多、煤層厚、煤質優良、構造簡單、開采技術條件優越而為世人矚目,其煤炭資源約占全國保有量的14%,且其地理位置又具承東啟西的作用,在我國能源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西部大開發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基礎。但該區地處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毛烏素沙漠與陜北黃土高原的接壤地帶,區內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因此,淺埋深煤層煤炭開采對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至關重要。
本書以淺埋深煤層煤礦,尤其是神東礦區為研究對象,研究煤炭開采對礦區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首先,對淺埋深煤層礦區地表生態環境現狀進行了解和調研,從土地塌陷、地表植被和地表水環境三個方面,利用AHP方法,對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其次,通過對灰色預測、SVM預測、組合預測進行分析和實例驗證,得到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水環境和地表植被影響的較為合適的預測方法——組合預測;同時采用概率積分法,通過MATLAB計算對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塌陷進行預測。最后,開發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警系統,達到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的目的,為煤炭行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提供創新思路。
本書共7章,第1章對本書的研究背景、研究區域概況以及相關領域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進行概述;第2章和第3章總結淺埋深煤層煤礦的特征,從土地資源、地表植被、地表水環境、大氣環境、固體廢棄物等方面闡述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第4章結合數學方法,對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指標體系進行篩選構建;第5章和第6章對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方法進行研究,并進行實例分析,在此基礎上,開發淺埋深煤層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預警系統,為實現綜合預警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影響打下基礎;第7章是本書的結論和相關建議。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區域概況
1.2.1 區域自然環境概況
1.2.2 區域社會經濟概況
1.2.3 礦區開發建設概況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1 國外研究現狀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3 文獻評述
參考文獻
第2章 淺埋深煤層煤礦的特征
2.1 淺埋深煤層煤礦的地質條件
2.1.1 淺埋深煤層的簡介
2.1.2 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質條件分析
2.2 淺埋深煤層覆巖特征
2.2.1 淺埋深煤層上覆基巖
2.2.2 陜北淺埋深煤層煤礦的覆巖移動規律
2.3 淺埋深煤層煤礦的開采技術
2.3.1 長壁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
2.3.2 短壁機械化開采技術
2.3.3 保水開采
參考文獻
第3章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生態環境的影響
3.1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3.1.1 煤礦開采對土地資源的破壞形式
3.1.2 煤礦開采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3.1.3 導致土地破壞的主要因素分析
3.2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植被的影響
3.2.1 礦區植被資源概況
3.2.2 煤礦開采對地表植被的影響
3.2.3 地表植被影響因素分析
3.3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
3.3.1 礦區地表水環境現狀
3.3.2 煤礦開采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
3.3.3 礦區地表水環境問題防治對策
3.4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3.4.1 礦區大氣環境現狀
3.4.2 礦區大氣環境污染來源
3.4.3 礦區大氣污染治理
3.5 礦區固體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5.1 礦區固體廢棄物來源和分類
3.5.2 礦區固體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3.5.3 礦區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3.6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土地沙漠化的影響
3.6.1 土地沙漠化的定義與分級
3.6.2 煤礦開采對土地沙漠化的影響
3.6.3 土地沙漠化防治
參考文獻
第4章 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指標體系構建
4.1 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環境狀況調查
4.1.1 土地環境狀況調查
4.1.2 植被環境狀況調查
4.1.3 地表水環境狀況調查
4.1.4 其他環境狀況
4.2 淺埋深煤層礦區地表生態指標體系
4.2.1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4.2.2 淺埋深煤層礦區地表生態影響關注度調查
4.2.3 土地環境指標
4.2.4 植被環境指標
4.2.5 地表水環境指標
4.3 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生態指標篩選
4.3.1 淺埋深煤層煤礦土地塌陷指標篩選
4.3.2 淺埋深煤層煤礦植被環境指標篩選
4.3.3 淺埋深煤層煤礦地表水環境指標篩選
參考文獻
第5章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地表生態影響預測方法的選擇
5.1 預測的概述
5.1.1 預測的概念
5.1.2 預測技術的分類
5.1.3 預測的原理
5.1.4 預測的程序
5.1.5 預測應注意的問題
5.2 礦區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方法
5.2.1 基于概率積分的礦區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5.2.2 基于灰色預測的礦區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5.2.3 基于神經網絡的礦區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5.2.4 基于支持向量機的礦區地表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5.2.5 預測方法的比較
5.3 淺埋深煤層煤礦開采對植被和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模型的建立與實例應用
5.3.1 預測方法的選擇
5.3.2 預測模型的建立
5.3.3 神東礦區水環境預測實例
5.3.4 神東礦區植被覆蓋預測實例
5.4 淺埋深煤層煤礦土地塌陷影響預測模型的建立與實例應用
5.4.1 預測方法的選擇
5.4.2 預測模型的建立
5.4.3 神東礦區土地塌陷預測實例
參考文獻
第6章 淺埋深煤層礦區地表生態環境預警
6.1 預警理論與背景
6.1.1 預警與預測的關系
6.1.2 生態環境預警類型
6.2 預警系統需求分析
6.2.1 預警系統功能需求
6.2.2 預警系統性能需求
6.3 預警系統設計
6.3.1 系統總體設計
6.3.2 系統功能設計
6.3.3 系統數據庫設計
6.4 預警系統實現
6.4.1 系統實現環境
6.4.2 系統實現技術
6.4.3 系統功能實現
6.5 預警系統測試
6.5.1 測試環境
6.5.2 用例測試
6.5.3 性能測試
6.5.4 其他測試
6.5.5 兼容性測試
參考文獻
第7章 結論
7.1 主要結論.
7.2 討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