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書, 只有繪制的圖片, 而沒有任何文字: 從1953年到1972年, 七張彩色的圖片, 從同一個視角, 記錄了一個鄉村二十年的變遷。一個曾經寧靜的小村落, 變得一天比一天喧鬧, 而在城市化的進程中, 改變的不只是環境, 還有人們的生活方式。繪本大師約克·米勒以包含豐富細節的無聲畫面, 引導讀者思考, 在這短短二十年中, 人們到底失去了什么, 又得到了什么?
這本書由七張視角相同、不著一字的大幅面風景圖組成,用快進的方式展示出一個鄉村二十年的變化過程。
1953年5月,小鎮居倫是土徑延伸的鄉野田園;
1956年8月,火車從小鎮間穿過,遠處豎起了工廠高大的煙囪;
1959年11月,樹木被伐去修建廠房,工地繁忙;
1963年1月,工廠噴出的黑煙在白雪之上格外顯眼;
1966年4月,新建的房地產公司開始在后山圈地;
1969年7月,柏油馬路縱貫南北,鎮中央的房屋正在拆遷;
1972年10月,大型購物中心興建中……
每隔幾年,只是變化一點點,孩子可以對比畫面、找尋不同,也許是池塘縮小,也許是少了幾棵樹,但第七張和*張之間已無相似之處。推土機年年作響,四季更迭之間,變的不只是鄉村。
約克·米勒在創作時,悄無聲息地種下了反思的種子。這本書是歷史更是現實,它啟發我們思考,該
約克·米勒(J?rgMüller)
兒童文學大師,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童書大獎以及兩屆德國青少年文學獎得主。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畢業于廣告設計專業,后從事文學創作。米勒深具哲學思辨和人文情懷,擅長以繪本的形式進行社會批判,作品多表現個人與社會、自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引發讀者對自身生存空間的思考。他主張既不對孩子說教,也不對孩子說謊,以冷靜、克制的敘事手法客觀地呈現事實。
處女作《推土機年年作響》以異于一般書籍的形式與風格,開創性地將繪本藝術帶入了寫實的現代主義時期,出版后隨即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他與瑞士文學家約克·史坦納合作的《森林大熊》《再見,小兔子》等繪本作品均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很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