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2018-2019年度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區域、東北地區及“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市等我國重點區域開展產業轉移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還從地方和企業兩個維度,持續跟蹤國內外產業轉移動態,總結典型地區的做法與經驗,展現典型企業開展業務布局及轉移的有關情況。
從京津冀一體化到泛珠江三角產業轉移,中國產業轉移發展新變化盡在掌握。不論是地方在進行開發園區的招商設計時,還是企業自身定位區域發展甚至銷售策略時,了解了國家層面的宏觀政策和產業轉移的發展趨勢,才會在微觀上做出順應大趨勢的決策。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長期以來指導地區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平在黨的報告中強調,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2018年11月印發的《中央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以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跨省合作園區等為平臺,支持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共建產業合作基地和資源深加工基地;鼓勵生態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流域下游與流域上游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關系;加強產業轉移承接過程中的環境監管,防止跨區域污染轉移。這是對產業轉移工作的新要求。
2018年,經濟化遭遇波折,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產業競爭博弈更趨激烈,影響產業有序轉移。在以平同志為核心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順應形勢和時代潮流,全方位擴大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表現搶眼,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推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出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四大板塊”協調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共建“”取得重要進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明顯進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格局不斷鞏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產業轉移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特色對接活動成效顯現,產業轉移對接平臺建設走深走實。
為及時總結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動向,分析重點區域產業轉移的進展和趨勢,展現有關地區推動產業轉移的經驗做法,促進產業合理有序轉移,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連續四年編寫的基礎上,我們繼續組織編寫了《中國產業轉移年度報告(2018—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共分為三篇。篇為總體篇,從梳理過去一年國內外產業轉移的現狀入手,重點分析近期產業轉移特點和趨勢。第二篇為重點區域篇,主要對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區域、東北地區及“”沿線省區市等我國重點區域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點進行剖析。第三篇為實踐創新篇,從地方和企業兩個維度展示產業轉移實踐案例。
希望《報告》能為部門、產業界、學術界等開展產業轉移有關工作提供借鑒參考。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報告》編委會
2019年6月
篇 總 體 篇
章 產業轉移的特點與趨勢 2
一、外商直接投資延續下滑走勢 2
二、保護主義沖擊產業分工合作體系 4
三、跨國公司深度調整業務格局 5
四、數字技術賦能產業靈活彈性布局 7
五、發達經濟體加力推動制造業產業鏈回流 9
六、發展中經濟體爭取產業轉移競爭日益激烈 12
第二章 國內產業轉移合作現狀與特點 16
一、東部地區加快騰籠換鳥 其他板塊承接轉移亮點頻現 16
二、吸引外資逆勢正向增長 繼續向高端產業集聚 22
三、重點區域轉移合作深化 協調發展穩步推進 24
四、特色對接活動亮點頻現 平臺效應加快釋放 27
五、利益共享機制不斷完善 特色載體不斷豐富 28
六、產業政策體系更加健全 產業轉移環境日趨優化 32
第二篇 重點區域篇
第三章 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的現狀與趨勢 36
一、京津冀地區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37
二、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點 42
三、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的趨勢分析 52
第四章 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的現狀與趨勢 54
一、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54
二、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點 62
三、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的趨勢分析 72
第五章 泛珠三角區域產業轉移的現狀與趨勢 75
一、泛珠三角區域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76
二、泛珠三角區域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點 81
三、泛珠三角區域產業轉移的趨勢分析 92
第六章 東北地區產業轉移的現狀與趨勢 94
一、東北地區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95
二、東北地區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點 98
三、東北地區產業轉移的趨勢分析 109
第七章 “”倡議下的區域產業合作與轉移 112
一、我國“”總體建設進展 113
二、我國各區域“”產業合作與轉移現狀 124
三、“”倡議下產業轉移面臨的形勢分析 130
第三篇 實踐創新篇
第八章 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經驗與啟示 134
一、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概況 134
二、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37
三、經驗啟示 144
第九章 成都市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經驗與啟示 147
一、成都市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點 147
二、成都市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主要做法 151
三、經驗啟示 155
第十章 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的經驗與啟示 157
一、湘南湘西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經驗分析 157
二、湘南湘西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60
三、經驗啟示 164
第十一章 巴斯夫產業布局概況 167
一、企業概況 167
二、巴斯夫布局概況 168
三、巴斯夫在華布局概況 169
四、經驗啟示 171
第十二章 海爾集團化發展概況 172
一、企業概況 172
二、企業布局調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73
三、經驗啟示 177
第十三章 比亞迪產業布局概況 178
一、企業概況 178
二、企業布局調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78
三、經驗啟示 181
第十四章 京東方產業布局概況 183
一、公司概況 183
二、京東方的布局 183
三、京東方的國內布局 185
四、經驗啟示 187
附錄A 全國分行業、分區域工業生產力布局情況表 189
一、石化化工 189
二、鋼鐵 193
三、有色金屬 194
四、機械 196
五、建材 200
六、食品 202
七、紡織 207
八、輕工 210
九、醫藥 213
十、汽車 218
十一、電子信息 220
十二、節能環保 226
十三、新材料 227
十四、軌道交通 232
十五、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 233
十六、航空航天 234
十七、新能源 235
十八、智能制造裝備 237
主要參考文獻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