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闡述Autodesk Inventor 2019軟件從快速入門到精通的書籍,內容豐富,包括Autodesk Inventor 2019安裝、軟件配置、二維草圖的設計、零件與裝配設計、模型的測量與分析、工程圖、曲面造型、鈑金設計、結構件生成器、渲染、運動仿真與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模塊,書中還配有大量的實際綜合應用案例。在內容安排上,書中結合大量的實例對Autodesk Inventor 2019軟件各個模塊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功能和應用技巧進行講解,通俗易懂,化深奧為簡易;另外,本書所舉范例均為一線實際產(chǎn)品,這樣的安排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的真實界面進行講解,使讀者能夠直觀地操作軟件,提高學習效率。本書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Inventor完全自學教程和參考書,也可供大專院校機械專業(yè)師生教學參考。
公司的專家和工程師均有過國際、國內著名公司的從業(yè)經(jīng)驗,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及豐富的實際產(chǎn)品設計、產(chǎn)品分析、模具設計和數(shù)控編程與加工經(jīng)驗,多年來,我公司針對企業(yè)實際需求及教學培訓方法等多方面進行了不斷地研究探索和完善,創(chuàng)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針對企業(yè)的培訓方法,企業(yè)經(jīng)過系統(tǒng)培訓后,其產(chǎn)品的研發(fā)效率、產(chǎn)品的質量和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得到了顯著改善和提高。
目 錄
第一篇 Inventor 2019快速入門
第1章 Inventor 2019基礎概述 1
1.1 Inventor各模塊簡介 1
1.2 Inventor 2019軟件的新功能 3
1.3 Inventor 2019的安裝 3
1.3.1 安裝要求 3
1.3.2 安裝過程 4
1.4 創(chuàng)建用戶文件夾 6
1.5 啟動Inventor軟件 6
1.6 Inventor 2019用戶界面 6
1.7 Inventor 2019用戶界面的定制 11
1.7.1 功能區(qū)的自定義 12
1.7.2 鍵盤的自定義 12
1.7.3 標記菜單的自定義 12
1.8 模型顯示的設置 13
1.8.1 模型顯示的方式 13
1.8.2 工作環(huán)境的設置 14
1.9 Inventor鼠標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15
1.9.1 鼠標的操作 16
1.9.2 對象的選擇 16
1.10 在Inventor中操作文件 16
1.10.1 打開文件 16
1.10.2 保存文件 17
1.10.3 關閉文件 17
第2章 二維草圖設計 19
2.1 進入/退出草圖設計環(huán)境的操作 19
2.2 草圖設計環(huán)境中的工具按鈕 20
2.3 對草圖進行環(huán)境設置 20
2.4 繪制二維草圖 21
2.4.1 直線 21
2.4.2 矩形 22
2.4.3 繪制圓 24
2.4.4 繪制橢圓 24
2.4.5 繪制圓弧 25
2.4.6 倒角 25
2.4.7 圓角 26
2.4.8 樣條曲線 27
2.4.9 多邊形 28
2.4.10 繪制文本輪廓 29
2.4.11 點的創(chuàng)建 30
2.5 編輯二維草圖 31
2.5.1 刪除草圖圖元 31
2.5.2 操縱草圖圖元 31
2.5.3 剪裁草圖圖元 32
2.5.4 延伸草圖圖元 33
2.5.5 拉伸草圖圖元 34
2.5.6 分割草圖圖元 34
2.5.7 變換草圖圖元 35
2.5.8 投影 38
2.5.9 偏移草圖圖元 39
2.5.10 將一般元素轉換為構造元素 39
2.6 二維草圖約束 40
2.6.1 幾何約束 40
2.6.2 尺寸約束 47
2.7 完全約束 50
2.8 對尺寸標注進行更改 50
2.8.1 尺寸的移動 50
2.8.2 尺寸值修改的步驟 50
2.8.3 刪除尺寸 51
2.8.4 對尺寸精度進行修改 51
第3章 零件設計 52
3.1 Inventor零件設計的一般方法 52
3.1.1 零件文件的新建步驟 53
3.1.2 創(chuàng)建一個拉伸特征作為零件的基礎特征 53
3.1.3 創(chuàng)建其他特征 61
3.2 模型的顯示與控制 64
3.2.1 模型的移動、旋轉與縮放 64
3.2.2 模型的視圖定向 66
3.2.3 模型的剖切 67
3.3 旋轉特征 68
3.3.1 旋轉特征概述 68
3.3.2 旋轉切削特征 70
3.4 Inventor的瀏覽器 71
3.4.1 瀏覽器界面簡介 71
3.4.2 瀏覽器的作用與一般操作 71
3.5 對特征進行編輯 72
3.5.1 編輯特征的操作 72
3.5.2 三維夾點的編輯 73
3.5.3 編輯特征的顯示與隱藏 74
3.5.4 特征的抑制 75
3.5.5 刪除特征 76
3.5.6 編輯特征的名稱 77
3.5.7 編輯特征尺寸 77
3.6 特征的多級撤銷/重做功能 78
3.7 孔特征 78
3.7.1 簡單直孔 78
3.7.2 標準孔 80
3.8 修飾特征 81
3.8.1 螺紋特征 81
3.8.2 倒角特征 82
3.8.3 圓角特征 84
3.8.4 抽殼特征 90
3.8.5 拔模特征 92
3.9 特征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 94
3.9.1 概述 94
3.9.2 重新排序的操作方法 95
3.9.3 特征的插入操作 95
3.10 參考幾何體 96
3.10.1 工作平面 96
3.10.2 工作軸 99
3.10.3 工作點 101
3.10.4 用戶坐標系 103
3.11 加強筋(肋板)特征 103
3.12 特征生成失敗及其解決方法 106
3.12.1 特征生成失敗的出現(xiàn) 106
3.12.2 特征生成失敗的解決方法 107
3.13 特征變換的幾種方式 109
3.13.1 特征的鏡像復制 109
3.13.2 特征的一般復制 110
3.13.3 矩形陣列 111
3.13.4 環(huán)形陣列 113
3.13.5 刪除陣列 114
3.14 掃掠特征 115
3.14.1 創(chuàng)建掃掠特征的一般過程 115
3.14.2 創(chuàng)建掃掠切削特征的一般過程 117
3.15 螺旋掃掠特征 117
3.16 放樣特征 119
3.16.1 創(chuàng)建放樣特征的一般過程 120
3.16.2 創(chuàng)建放樣切削特征的一般過程 122
3.17 凸雕特征 122
3.18 零件模型屬性的設置 124
3.18.1 零件模型材料的設置 124
3.18.2 零件模型單位的設置 125
3.19 模型的測量 127
3.19.1 測量距離 127
3.19.2 測量角度 128
3.19.3 測量面積及周長 129
3.19.4 測量曲線長度 130
3.19.5 模型的質量屬性分析 131
第4章 裝配設計 132
4.1 概述 132
4.2 裝配約束 132
4.2.1 “配合/齊平”約束 133
4.2.2 “角度”約束 134
4.2.3 “相切”約束 134
4.2.4 “插入”約束 134
4.3 裝配的過程和方法 135
4.3.1 新建裝配文件 135
4.3.2 裝配第一個零件 135
4.3.3 裝配其余零件 136
4.4 零部件的復制 139
4.4.1 鏡像 139
4.4.2 矩形陣列 141
4.4.3 環(huán)形陣列 143
4.4.4 關聯(lián)陣列 144
4.5 在裝配體中修改零部件 145
4.5.1 更改瀏覽器中零部件的名稱 145
4.5.2 修改零部件的尺寸 146
4.6 裝配體爆炸視圖 146
4.7 簡化表示 149
4.7.1 切換零部件的顯示狀態(tài) 149
4.7.2 抑制零部件 150
4.8 裝配干涉分析 150
第5章 工程圖設計 152
5.1 工程圖的組成 152
5.2 工程圖設計環(huán)境中的功能選項卡 153
5.3 工程圖設計環(huán)境的設置 155
5.4 新建工程圖 157
5.5 工程圖視圖 157
5.5.1 基本視圖 157
5.5.2 視圖基本操作 159
5.5.3 視圖的顯示方式 160
5.5.4 斜視圖 161
5.5.5 創(chuàng)建全剖視圖 162
5.5.6 創(chuàng)建半剖視圖 163
5.5.7 創(chuàng)建階梯剖視圖 163
5.5.8 創(chuàng)建旋轉剖視圖 164
5.5.9 創(chuàng)建局部剖視圖 165
5.5.10 創(chuàng)建局部放大圖 165
5.5.11 斷裂視圖 166
5.5.12 斷面圖 168
5.6 工程圖標注 168
5.6.1 尺寸標注 168
5.6.2 尺寸標注基本操作 171
5.6.3 尺寸公差標注 174
5.6.4 基準符號標注 175
5.6.5 形位公差標注 176
5.6.6 表面粗糙度標注 177
5.6.7 焊接標注 178
5.6.8 注釋文本標注 179
5.7 Inventor軟件的打印出圖 181
第二篇 Inventor 2019進階
第6章 曲面設計 183
6.1 概述 183
6.2 創(chuàng)建曲線 183
6.2.1 通過參考點的曲線 183
6.2.2 投影曲線 184
6.2.3 分割曲線 185
6.2.4 相交曲線 186
6.2.5 螺旋線 187
6.3 創(chuàng)建基本曲面 188
6.3.1 拉伸曲面 188
6.3.2 旋轉曲面 189
6.3.3 偏移曲面 190
6.3.4 邊界嵌片 191
6.3.5 掃掠曲面 192
6.3.6 放樣曲面 192
6.4 曲線與曲面的曲率分析 193
6.4.1 曲線曲率的顯示 193
6.4.2 曲面曲率的顯示 194
6.4.3 曲面斑馬條紋的顯示 194
6.5 對曲面進行編輯 195
6.5.1 曲面的延伸 195
6.5.2 曲面的剪裁 196
6.5.3 曲面的縫合 197
6.5.4 刪除面 198
6.6 曲面的圓角 198
6.6.1 等半徑圓角 198
6.6.2 變半徑圓角 199
6.6.3 面圓角 200
6.6.4 完整圓角 201
6.7 曲面實體化操作 202
6.7.1 封閉曲面 202
6.7.2 加厚曲面 203
6.7.3 替換面 204
第7章 鈑金設計 205
7.1 鈑金設計入門 205
7.1.1 鈑金設計概述 205
7.1.2 鈑金設計環(huán)境中的功能選項卡 206
7.2 創(chuàng)建鈑金基礎特征 206
7.2.1 平板 206
7.2.2 凸緣 211
7.2.3 異形板 216
7.2.4 卷邊 219
7.2.5 鈑金放樣 221
7.3 折彎鈑金體 222
7.3.1 折疊 222
7.3.2 展開 224
7.3.3 重新折疊 224
7.4 鈑金的其他處理方法 225
7.4.1 剪切 225
7.4.2 孔 226
7.4.3 拐角圓角 226
7.4.4 拐角倒角 227
7.4.5 拐角接縫 228
7.5 鈑金沖壓 231
7.5.1 沖壓工具 231
7.5.2 創(chuàng)建沖壓特征的一般過程 234
7.6 創(chuàng)建鈑金工程圖的方法 235
第8章 結構件生成器 242
8.1 概述 242
8.1.1 結構件生成器環(huán)境 242
8.1.2 利用結構件生成器進行結構設計的一般過程 243
8.2 結構框架 243
8.2.1 3D草圖的創(chuàng)建 243
8.2.2 布局結構框架草圖 244
8.3 插入結構件 247
8.3.1 在2D結構框架中插入結構件 247
8.3.2 在3D結構框架中插入結構件 252
8.4 結構件的末端處理方式 256
8.4.1 斜接 256
8.4.2 修剪到結構件 258
8.4.3 修剪/延伸 260
8.4.4 延長/縮短 262
8.4.5 刪除末端處理方式 264
8.5 梁、柱、板計算器 264
8.5.1 梁/柱計算器 264
8.5.2 板計算器 265
第三篇 Inventor 2019精通
第9章 模型的外觀處理與渲染 267
9.1 模型的外觀處理 267
9.1.1 顏色 267
9.1.2 外觀 268
9.2 光源樣式 270
第10章 動畫設計 272
10.1 Inventor動畫導入 272
10.1.1 進入與退出Inventor動畫環(huán)境 272
10.1.2 動畫模塊界面 272
10.2 動畫時間軸 273
10.3 零部件動畫 274
10.4 漸入動畫 276
10.5 約束動畫 277
10.6 參數(shù)動畫 279
10.7 相機動畫 281
第11章 機構運動仿真與分析 283
11.1 機構運動仿真基礎 283
11.2 機構運動仿真環(huán)境 283
11.2.1 進入/退出Inventor運動仿真環(huán)境 283
11.2.2 運動仿真環(huán)境基礎參數(shù)設置 284
11.3 基本運動類型 285
11.3.1 空間自由運動 286
11.3.2 鉸鏈(旋轉)運動 288
11.3.3 平移運動 289
11.3.4 柱面運動 291
11.3.5 球面運動 292
11.3.6 平面運動 293
11.3.7 球面圓槽運動 295
11.3.8 線面運動 296
11.3.9 點面運動 297
11.3.10 焊接連接 298
11.4 機構運動類型 300
11.4.1 齒輪齒條運動 300
11.4.2 外齒輪嚙合運動 301
11.4.3 內齒輪嚙合運動 301
11.4.4 皮帶運動 302
11.4.5 螺旋運動 303
11.5 受力類型 304
11.5.1 彈簧/阻尼器/千斤頂 304
11.5.2 3D Contact(接觸) 306
11.6 添加驅動 307
11.7 添加外部載荷 311
11.7.1 重力 312
11.7.2 力 313
11.7.3 轉矩 314
11.8 輸出圖示器 315
第12章 有限元結構分析 317
12.1 概述 317
12.2 有限元分析環(huán)境 318
12.2.1 進入/退出有限元分析環(huán)境 318
12.2.2 有限元分析的工作界面 318
12.2.3 有限元分析選項設置 319
12.2.4 有限元分析一般過程 319
12.3 Inventor零件有限元分析的一般過程 321
12.3.1 打開模型文件并進入分析環(huán)境 321
12.3.2 指定材料 323
12.3.3 添加約束 325
12.3.4 添加外部載荷 327
12.3.5 劃分網(wǎng)格 329
12.3.6 求解分析 330
12.3.7 結果查看與評估 331
12.3.8 其他結果顯示工具及報告文件 334
第四篇 Inventor 2019實際綜合應用案例
第13章 Inventor零件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339
13.1 零件設計案例1──兒童玩具勺 339
13.2 零件設計案例2──操作桿 344
13.3 零件設計案例3──支架 353
13.4 零件設計案例4──塑料框 365
13.5 零件設計案例5──排氣管 375
13.6 零件設計案例6──削筆器 375
第14章 Inventor工程圖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376
14.1 案例概述 376
14.2 新建工程圖 376
14.3 創(chuàng)建視圖 377
14.4 為視圖添加中心線 379
14.5 創(chuàng)建尺寸標注 380
14.6 添加基準特征符號 383
14.7 標注形位公差 384
14.8 添加注釋文本1 384
14.9 添加注釋文本2 385
14.10 標注表面粗糙度 386
第15章 Inventor曲面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387
15.1 曲面設計案例1──連接臂 387
15.2 曲面設計案例2──門把手 394
15.3 曲面設計案例3──休閑座椅 406
15.4 曲面設計案例4──微波爐面板 411
15.5 曲面設計案例5──瓶子 423
第16章 Inventor鈑金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25
16.1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1──卷尺頭 425
16.2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2──鈑金支架 429
16.3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3──手機SIM卡固定架 439
第17章 Inventor動畫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453
第18章 Inventor機構運動仿真實際綜合應用 459
第19章 Inventor裝配體有限元分析實際綜合應用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