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評價的腦機制是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的腦機制》作者采用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術,考察了三種相對復雜的認知任務,即欺騙、賭博,以及猜謎,并且選擇了將縱向深入的遞進式研究和橫向展開的比較研究結合起來的研究方法,試圖揭示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過程的神經機制。《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的腦機制》呈現了從研究背景、問題提出、設計思路、研究方法、數據分析、結果到最后討論這一完整的研究過程,能令讀者較為全面地了解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的腦機制及相關的研究過程。
《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的腦機制》對于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生和研究者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直接地、自動地并且幾乎是不由自主地評價著我們遇到的任何事物,尤其是我們對于自身或他人的行為所導致的好壞結果或獎懲反饋的評價更能直接影響我們以后的行為,并且由此而產生一種朝向評價為好(喜歡)的東西或遠離評價為壞(不喜歡)的東西的感受傾向,這一過程就是結果評價(outcome evaluation)。結果評價是認知系統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對人類認知發展以及多種認知能力和技巧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揭示結果評價過程的認知與腦機制有助于指導人們的決策和學習,從而優化和改善各種行為,在教育、心理健康、經濟等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因而這方面的研究近年成為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點問題。
目前研究者們主要采用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對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進行研究,已有研究發現兩個與結果評價相關的ERP成分:反饋相關負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FRN)和P300。而相關的fMRI研究則發現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PFC),尤其是前扣帶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在結果評價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到目前為止,關于FRN和P300的認知和神經加工機制仍然不清楚;而且,結果評價過程的認知神經研究主要是基于一些較為簡單的任務(比如簡單判斷任務和簡單賭博任務)的研究,而很少有關于復雜認知任務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了三種相對復雜的認知任務,即欺騙、賭博,以及猜謎,并且選擇了將縱向深入的遞進式研究和橫向展開的比較研究結合起來的研究方法,試圖揭示結果評價過程的神經機制。首先,我們以一個研究任務(欺騙)作為突破口,由淺人深,由簡人繁地進行了三個縱向實驗,分別對簡單反應行為、簡單欺騙行為和復雜的交互式欺騙行為中結果評價的ERP相關成分進行了研究。然后,我們又從橫向對比的角度對賭博行為中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以及猜謎行為中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兩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將它們的結果與欺騙行為的結果進行橫向比較。
第一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結果評價的ERP研究
第二節 結果評價的fMRI研究
第三節 前扣帶同的功能
第四節 前扣帶同在結果評價中的作用
第二章 問題提出和研究框架
第一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研究框架和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三章 研究一:欺騙行為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
第一節 實驗一:簡單反應任務中結果評價的ERP效應
第二節 實驗二:簡單欺騙任務中結果評價的ERP效應
第三節 實驗一(簡單反應組)與實驗二(欺騙組)比較
第四節 實驗三:交互式欺騙任務中結果評價的ERP效應
第四章 研究二:賭博行為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
實驗四:不同輸贏概率條件下賭博任務中結果評價的ERP效應
第五章 研究三:猜謎行為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
實驗五:猜謎任務中結果評價的ERP效應
第六章 總討論和結論
第一節 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研究
第二節 復雜認知活動中結果評價的神經機制討論
第三節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英文縮寫詞表
附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