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設計了12個概括性職業工作任務,包括國際貿易活動認知、國際貿易活動準備、國際貿易市場分析、合同標的條款的制訂、國際貿易術語選擇、國際貿易貨物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貨物價格條款的制訂、貨款收付條款的制訂、爭議預防條款的制訂、國際貿易合同的簽訂和國際貿易合同的履行。
高等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決定了其課程觀應該具有經驗屬性,課程內容的設計與編排應該建立起知識與職業任務的有機聯系,為課程實施的“工學結合”提供有形舞臺。一本好的教材首先應該是好學與好用,其出發點顯然是廣大學生,所以,將國際貿易實務從“學科”桎梏中解放出來,依據職業分析,以對外貿易職業一線工作活動情境為參照,建立起工作過程知識與職業任務的有機聯系,從課程設計的角度實現“工學結合”,就成為編寫本書的初衷。
本書第一版作為全國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于2008年9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受到國內外高職高專課程研發專家、院校師生以及企業界的廣泛好評。幾年間,在全國多個課程開發研討會議中,許多運用本書的同行認真與我交流,在充分肯定教材理念、架構和內容的同時,也誠懇地提出了許多修改建議。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作者回訪德國職業教育界,德國、荷蘭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專家對該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許多同行認為,國際貿易實務無非就是那些內容。然而,進行科學有效的編排卻是真正體現職業教育要求與職業教育技術的地方!我們深知,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是外貿行業一線業務人員或基層管理者,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內容重心必須下移,以能力為重作為培養目標。課程開發不能機械照搬本科,講究系統全面; 也不能生搬硬套,將缺乏科學界定的“必需、夠用”作為課程建設的坐標。必須從職業實際出發,分析高職畢業生對應的職業工作崗位,有針對性地進行內容選擇。我們既不能把外貿公司總經理的職業內容一股腦塞給高職學生,也不能將國際貿易實務初級知識零散地提供給高職學生。我們應該既能清晰界定高職學生對應職業崗位的應知應會,還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課程內容整合的框架,使其能夠看到適合自身的“完整意義上的職業工作整體”。如此,學習的難點降低,目的性、積極性會更強。
執著于職業教育的寶貴價值,人們孜孜以求,漸行漸近。我們應該: 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尋找課程來源; 遵循職業成長規律與學習規律,編排課程內容; 運用職業教育技術,進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在課程的開發中實現“工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與教學活動過程。
國際貿易職業學習活動主要作業流程在《國際貿易實務》(第二版)編寫過程中,我們遵循了以下原則:
(1) 進一步明確教材定位。本書立足于國際貿易職業活動入門,而非學科知識的基礎,重心在于培養職業認同感;
(2) 進一步吸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最新理念,并將其轉化為課程內容框架與演進順序的設計;
(3) 進一步固化對國際貿易活動職業分析成果,提煉出概括性任務;
(4) 進一步方便財經管理類專業課程實施中工學結合的開展。
基于以上原則,對第一版內容作了以下較大幅度的修訂。
(1) 依據職業分析成果,對應高職畢業生成長規律,將教材框架、編寫切入口徑做了微調,提升了教材的普適性,以方便全國多個院校教師選用。
(2) 將第一版中各任務中“能力目標”和“核心能力”改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每個子任務后安排了同步實訓,總任務后增設“學生自我評價”欄目,以引領教師和學生進行學習評價。
(3) 新增任務1國際貿易活動認知,并根據國家政策變化,對一些資格考試主體的調整做出了說明; 任務2中,增加了“對外貿易經營者登記表”填表說明、“報關單位情況登記表”填表說明和詳細的“自理報檢單位備案登記程序”; 任務3中,增加了“國際市場調研方法的說明”; 任務4將合同標的條款獨立; 任務5中,刪除了《INCOTERMS 2000》的部分內容,增加了《INCOTERMS 2010》的內容,并將二者作了比較; 任務7中,增加了“2009年倫敦保險協會保險條款修訂說明”; 任務9中,對原信用證部分過深內容進行了刪減,更正了支付方式說明籠統的缺陷; 任務10中,刪減了已于2012年8月發生政策性變化的“辦理外匯核銷手續”,在“爭議預防條款制訂”中,增補了“檢驗條款”的內容; 新增補了內容,設置為任務11與任務12,使得傳統國際貿易實務內容得以進一步完善。
(4) 所有內容中,對具有時效性或時代感的數據資料都做了更新。
作為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成果,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① 固化了知識內容與職業工作之間的有機聯系
通過更新“任務提示”“學習行動”“情境導入”“貿易故事”等欄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對外貿易職業活動并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根據職業活動需要,學習理論知識,“讓知識在恰當的地方出現”,使學生在階段性的學習總結中,能夠非常自然地建立起知識內容與職業工作之間的直觀聯系,增強了學習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② 內化了職業分析結果與教材內容的對應關系
借鑒國家示范校建設中的職業分析成果,我們對教材中一些教師反映強烈的國際經濟學理論內容去除,同時避開了艱深的經濟學語言敘說。在順應職業教育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增強了教材的可讀性。
③ 引申了工學結合理念,凸顯“理實一體”教學
針對財經管理類專業特點和工學結合要素短缺的現狀,我們認為,應從課程設計的角度為“工學結合”的切入創造條件。為此,針對任務內容與職業工作實踐的對應關系,運用職業教育技術,進一步完善了實踐為線索、理論為服務的“理實一體化”教材框架。
④ 明確了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檢測的載體與思路
高職教育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此,本書除了每節設置“課堂討論”“實務借鑒”等固有欄目外,還在每一任務結束時設計了“同步實訓”和“學生自我總結”。這些欄目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學生進行自我檢測和提升的針對性。
《國際貿易實務》(第二版)由國家高職示范性建設院校示范項目建設負責人閆文謙教授審定、趙軼編寫,韓建東也參與了教材的研發與試用工作。在編寫過程中,廣泛吸納了國內同行們的建議,也參閱了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及相關文獻,多家校外實訓基地和廣東省商會饋贈了一些國內外專業貿易公司的寶貴資料。德國亞琛技術大學、荷蘭南方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林堡商學院、新加坡南陽理工學院和香港職業訓練局一些國際貿易專家對教材的設計提出了許多珍貴的建議。在課程開發調研期間,北京、上海和廣州一些國際貿易公司給予了無私的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為一種探索,盡管我們力求完美,但由于對高職高專學生職業成長規律的把握,對國際貿易職業活動的認識、理解和分析方面難免存在偏差,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本書提供電子教學課件、習題答案、典型教學素材。
作者
2015年8月
任務1國際貿易活動認知
1.1國際貿易認知
1.1.1國際貿易的含義
1.1.2國際貿易的分類
1.2國際貿易方式認知
1.2.1國際貿易的方式
1.2.2國際貿易的特點
1.2.3國際貿易適用的法律
1.3認識國際貿易職業
1.3.1國際貿易職業崗位
1.3.2企業對外貿易工作
任務1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2國際貿易活動準備
2.1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
2.1.1明確備案登記對象
2.1.2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2.2辦理海關注冊登記
2.2.1如何辦理海關注冊登記
2.2.2如何辦理異地報關備案手續
2.3辦理自理報檢單位備案手續
2.3.1明確備案登記對象
2.3.2申請備案登記
2.3.3自理報檢單位備案更改
任務2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3國際貿易市場分析
3.1組織進出口市場調研
3.1.1確定進出口市場調研內容
3.1.2選擇進出口市場調研方法
3.2建立進出口業務聯系
3.2.1尋找客戶
3.2.2建立業務聯系
3.3制訂進出口營銷方案
3.3.1綜合分析市場
3.3.2制訂進出口計劃
3.3.3經濟效益核算
任務3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4合同標的條款的制訂
4.1品名與品質條款的制訂
4.1.1品名條款的制訂
4.1.2確定品質條款
4.2數量條款的制訂
4.2.1數量的表示
4.2.2訂立數量機動幅度條款
4.2.3訂立合同數量條款
4.3包裝條款的制訂
4.3.1認識包裝
4.3.2確定包裝條款
任務4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5國際貿易術語選擇
5.1國際貿易慣例認知
5.1.1國際貿易慣例的含義
5.1.2國際貿易慣例的種類
5.2國際貿易術語認知
5.2.1裝運港交貨的三種常用貿易術語
5.2.2貨交承運人的三種常用貿易術語
5.2.3其他7種貿易術語
5.3國際貿易術語選擇
5.3.1《INCOTERMS2010》中的貿易術語
5.3.2國際貿易術語的選用
任務5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6國際貿易貨物運輸
6.1認識運輸方式
6.1.1海洋運輸
6.1.2鐵路運輸
6.1.3航空運輸
6.1.4集裝箱運輸
6.1.5其他運輸方式
6.2認識運輸條款
6.2.1裝運時間與地點
6.2.2規定分批裝運和轉運
6.2.3規定裝卸條件
6.2.4規定運載工具及運輸路線
6.3認識運輸單證
6.3.1海運提單
6.3.2海運單
6.3.3鐵路運單
6.3.4航空運單
6.3.5多式聯運單據
任務6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7.1認識海運保險承保范圍
7.1.1風險
7.1.2損失
7.1.3費用
7.2認識貨物運輸保險險別
7.2.1我國海運貨物保險險別
7.2.2其他運輸方式保險險別
7.2.3倫敦保險協會海運保險條款
7.3認識貨物運輸保險實務
7.3.1合同中的保險條款
7.3.2保險單據
7.3.3保險實務
任務7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8貨物價格條款的制訂
8.1認識貨物的價格
8.1.1貨物的單價
8.1.2傭金與折扣
8.1.3貨物價格的影響因素
8.2進出口價格核算
8.2.1出口價格核算
8.2.2進口價格核算
8.3貨物價格條款確定
8.3.1進出口盈虧核算
8.3.2合同作價方法
8.3.3合同中的價格條款
任務8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9貨款收付條款的制訂
9.1選擇支付工具
9.1.1匯票
9.1.2本票
9.1.3選擇支票
9.2選擇收付方式
9.2.1匯付
9.2.2托收
9.2.3信用證
9.2.4其他收付方式
9.3制訂貨款收付條款
9.3.1不同支付方式的選用
9.3.2貨款收付合同條款
任務9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10爭議預防條款的制訂
10.1商品檢驗條款
10.1.1商品檢驗
10.1.2合同中的檢驗條款
10.2索賠條款
10.2.1違約
10.2.2爭議
10.2.3索賠與理賠
10.2.4買賣合同中的索賠條款
10.3不可抗力與仲裁條款
10.3.1不可抗力條款
10.3.2仲裁條款
任務10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11國際貿易合同的簽訂
11.1詢盤與發盤
11.1.1詢盤
11.1.2發盤
11.2還盤與接受
11.2.1還盤
11.2.2接受
11.3訂立進出口合同
11.3.1合同的成立
11.3.2合同的形式
11.3.3合同的內容
任務11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任務12國際貿易合同的履行
12.1出口合同履行
12.1.1備貨、報驗
12.1.2催證、審證和改證
12.1.3裝運、報關、投保
12.1.4制單結匯
12.2進口合同履行
12.2.1開立信用證、租船接貨
12.2.2投保、付款與報關
12.2.3提貨、索賠
12.3進出口業務善后
12.3.1外匯收支申報
12.3.2出口退稅
任務12小結
教學做一體化訓練
學生自我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