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據早產兒相關領域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指南,結合國衛辦婦幼發[2017]9號關于"早產兒保健服務指南”,將早產兒的臨床基礎管理分為產前、產時、產后住院期間三個不同的時期,從早產兒不同時期面臨的重點臨床問題出發,如產前管理、產時管理、健康評估、日常護理的關鍵技術、體溫管理、營養管理、疼痛管理、用藥管理、相關疾病的篩查、出院管理等進行了詳細闡述,形成了較系統的早產兒臨床基礎管理模式,體現了產科、新生兒科密切協作的"圍產”醫學理念。即強調了在熟悉早產兒生長發育動態變化基礎上的臨床管理,又涵蓋了近年來國內外早產兒臨床基礎管理領域的研究成果。
李勝玲,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寧夏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寧夏醫科大學教學名師。研究方向為臨床護理和護理教育,主要從事兒童保健、營養護理的臨床實踐、教學與研究工作,尤其是新生兒及早產兒的營養支持護理、發展性照護、延續護理及疼痛干預等。擔任省級高等學校優質公開示范課《兒科護理學》及省級精品課程《兒科護理學》的負責人。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春暉計劃、寧夏自然科學基金、寧夏衛生計生委重點研究課題等科研項目10余項;以第一參加人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寧夏自然基金等課題研究近10項。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編、副主編、參編《兒科護理學》教材及輔助教材10余部;主持完成省級、廳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10余項,發表教學研究及教育教學改革論文10余篇。獲寧夏護理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各1項;獲寧夏醫科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1篇、三等獎4篇,寧夏護理學會優秀護理論文一等獎3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1篇,寧夏醫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1篇。指導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2人次被評為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人次獲寧夏醫科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并獲寧夏醫科大學"模范教師”"優秀教師”暨"師德標兵”"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榮譽。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早產兒的定義及分類
第二節 早產兒的病因學及流行病學
第三節 早產兒的存活現狀和生命質量
第四節 新生兒重癥監護發展概況
第五節 相關倫理問題
第二章 早產兒的產前管理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的預防
第二節 早產兒的監護
第三節 產前應用糖皮質激素
第四節 產前健康教育
第三章 早產兒的產時管理策略
第一節 胎齡評估
第二節 早產分娩的產科處理
第三節 早產兒復蘇
第四節 早產兒住院指征
第五節 早產兒轉運
第六節 早產兒監護措施
第七節 常用置管技術
第八節 早產兒圍術期管理
第九節 早產兒分期及各期管理要點
第四章 早產兒的健康評估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健康評估
第二節 早產兒的體格檢查
第三節 相關輔助檢查
第四節 相關護理技能
第五章 早產兒日常護理的關鍵技術
第一節 早產兒常用護理技術
第二節 早產兒 PICC 置管及護理
第三節 早產兒發育支持護理
第四節 早產兒生長管理
第六章 早產兒體溫、血壓、呼吸的管理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體溫的管理
第二節 早產兒血壓的管理
第三節 早產兒呼吸的管理
第七章 早產兒營養的管理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營養評估與需求
第二節 腸外營養
第三節 腸內營養
第四節 哺乳法
第八章 早產兒疼痛的管理策略
第一節 概 述
第二節 疼痛評估
第三節 疼痛的非藥物管理
第四節 疼痛的藥物管理
第九章 早產兒用藥的管理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的藥代動力學特點
第二節 藥物選擇及給藥途徑
第三節 早產兒的用藥監護
第四節 相關護理技能
第十章 早產兒相關疾病的篩查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聽力篩查
第二節 早產兒視網膜病的篩查
第三節 早產兒遺傳代謝病的篩查
第十一章 早產兒出院及管理策略
第一節 早產兒出院指征
第二節 早產兒出院前指導
第三節 早產兒出院后隨訪及早期干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