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第三版)/高等學校應用型特色規劃教材·經管系列》是面向應用型本科教學的公共關系學教材。本書自2006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因其具有系統性、實戰性、針對性、新穎性等特點而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獲得2008年第八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獎。本次修訂基本保持原有的體系和特點,及時吸收最新的理論和實踐案例,對部分內容進行修訂,以體現教材內容的科學性、時代性。本書共14章,吸收了當前國內外公共關系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論述了公共關系學的基本思想,闡述了公共關系的基本實踐技能。
全書構思新穎,內容簡練,案例豐富,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既可作為各類應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經濟類、管理類、秘書類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公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讀物。
進入21世紀后,世界經濟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全球性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行各業都需要充分運用公共關系來發展經濟、開拓事業。公共關系學由于其獨具的全局性、謀略性、前瞻性與實用性,深受社會的重視,并已被廣泛運用于各類社會組織的運籌、決策和管理等諸方面。尤其在信息社會,科技的日益發展為公共關系作用的充分發揮提供了更好的契機。社會經濟越發展,社會組織的聯系越緊密,交往越頻繁,公共關系對社會組織或個人顯現的作用就越來越大。良好的公共關系能夠使社會組織樹立良好的信譽,增加組織發展的機遇。任何一個組織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都必須具備正確的公關理念,以良好的公關意識指導組織各項行為,并輔之以靈活新穎的公關技巧,才能保持組織的長期繁榮與穩定。
本書自2006年2月第一版出版、2010年6月修訂出版了第二版以來,因其具有系統性、實戰性、針對性、新穎性等特點而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社會反響的熱烈程度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料。目前,本書共印刷了20多次,印數為10多萬冊,并于2008年獲得第八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獎、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2013年被遴選為“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本書先后被全國許多兄弟院校廣泛采用,列為研究生、本科生、高職高專生等教材,部分高校將此書定為考研指定教材。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公共關系概述 1
一、公共關系的含義 1
二、公共關系與若干相關概念的
辨析 3
第二節 公共關系的要素和特征 9
一、公共關系的基本要素 9
二、公共關系的特征 10
第三節 公共關系的功能、職能及基本
原則 12
一、公共關系的功能 12
二、公共關系的職能 15
三、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 20
第四節 作為一門學科的公共關系學 28
一、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對象 28
二、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內容 29
三、公共關系的學科特點 29
四、《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的學習
方法 30
本章小結 33
復習思考題 34
第二章 公共關系的起源與發展 37
第一節 古代公共關系的起源 38
第二節 現代公共關系的產生 42
一、現代公共關系發展的幾個歷史
階段 42
二、現代公共關系的產生原因 47
第三節 現代公共關系在國外的發展
狀況 48
一、公共關系在國外的發展 48
二、國際性公共關系組織的成立 55
第四節 公共關系在中國的興起和發展 56
一、中國公共關系的發展歷程 56
二、中國公共關系發展中的問題 57
三、中國公共關系發展的對策 58
四、中國未來公共關系的發展
與瞻望 59
本章小結 64
復習思考題 64
第三章 公共關系主體、機構與從業
人員 67
第一節 公共關系主體 68
一、公共關系主體的含義及特征 68
二、公共關系主體的類型 69
第二節 公共關系機構 70
一、公共關系部 70
二、公共關系公司 77
三、公共關系社團 83
第三節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 83
一、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基本
素質 84
二、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職業
準則 97
本章小結 103
復習思考題 103
第四章 公共關系的對象——公眾 106
第一節 公眾的概念和特征 107
一、公眾的含義 107
二、公眾的特點 107
第二節 公眾的分類 109
第三節 公眾的分析 111
一、對公眾個體心理的分析 112
二、影響公眾行為的群體心理 120
本章小結 127
復習思考題 127
第五章 公共關系傳播 130
第一節 公共關系傳播 131
一、傳播及公共關系傳播的含義 131
二、公共關系傳播的特點 131
三、傳播的基本過程 133
四、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內容 134
五、公共關系傳播的任務及目的 134
第二節 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類型 135
一、組織傳播 135
二、群體傳播 139
三、大眾傳播 139
四、人際傳播 147
第三節 公共關系傳播活動的實務
操作 152
一、記者招待會 153
二、展覽會 155
三、開放參觀 156
四、溝通性會議 158
五、慶典活動 159
六、社會服務 162
七、贊助活動 164
八、聯誼活動 165
九、公共關系廣告 166
十、策劃新聞事件 170
本章小結 174
復習思考題 174
第六章 公共關系形象 178
第一節 組織形象策劃 181
一、組織形象的含義和設計原則 181
二、組織形象的衡量 183
三、組織形象的塑造 184
四、形象塑造的主要手段 190
第二節 商務組織形象識別系統(CI) 191
一、CI的含義 191
二、CI的內容 192
三、CI的結構 194
第三節 CI設計途徑 195
一、理念識別系統設計——MI
策劃 195
二、行為識別系統設計——BI
策劃 199
三、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VI
策劃 201
第四節 CI導入過程 206
一、CI手冊 206
二、CI導入時機 207
三、CI導入戰略 208
本章小結 212
復習思考題 212
第七章 公共關系調查 216
第八章 公共關系策劃 251
第九章 公共關系實施與評估 294
第十章 組織內外部公共關系 320
第十一章 公共關系談判 352
第十二章 公共關系寫作 380
第十三章 公共關系禮儀 406
第十四章 危機型公共關系實務 439
參考文獻 461
第二章
公共關系的起源與發展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公共關系產生的歷史過程和發展趨勢;剖析公共關系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條件;準確和科學地把握公共關系的思想和理論;通過對公共關系沿革的了解,深入認識其優勢和弱點,開拓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事業。
關鍵概念
“投公眾所好”時期(Public’sAppetiteSatisfactionPeriod)“雙向對稱”時期(TwowaySymmetricalPeriod)
引導案例
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的早期公關活動